“驼铃声一响,千年的丝路就活了!”11月26日下午,当新疆东天山骆驼队的身影出现在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街头时,67岁的退休职工马文贵激动地迎上前去。历经97天、近3000公里跋涉的驼队,让这个丝路古镇瞬间沸腾,群众纷纷端出热腾腾的盖碗茶、捧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再现古道上“客至如归”的温暖场景。
新疆东天山骆驼队在前往须弥山的路上。
原州区黄铎堡镇居民迎接骆驼队。
这支由20余人、33峰骆驼组成的驼队,自8月下旬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启程,沿着古丝绸之路东行,最终目的地是河南省洛阳市。在抵达三营镇前,驼队已于11月25日首先造访黄铎堡镇。居民龙淑艳捧着刚出锅的10个油香饼说,“我今年50岁了,能像先辈们一样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很荣幸。”油香饼的香气与驼铃声响交织,重现了古道驿站的千年温情。
东天山驼队重走丝路原州站欢迎仪式在须弥山举行。
东天山驼队重走丝路原州站欢迎仪式在须弥山举行。
26日上午,驼队抵达此行的重要节点——须弥山。始建于北魏时期的须弥山石窟,现存162余座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石窟承千年·驼铃向洛固”欢迎仪式上,驼队领取了仿古“通关文牒”,并交换了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等丝路文物复刻品。“手握文牒的这一刻,我们与历史相遇。”驼队队长蒋晓亮表示,每一步前行都能感受到固原深厚的文化底蕴。
驼铃声声,响彻固原大地。
驼铃声声,响彻固原大地。
“驼队重走丝路,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固原见证了千年来的民族交融与文明互鉴。这次活动让静态的文化遗产随着驼队的脚步‘活’了起来,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构建了新的纽带,也为固原冬季旅游市场打造了独具魅力的流动名片。”
据悉,驼队将在三营镇休整后前往固原市区,随后沿泾源县萧关古道继续东行。驼铃悠扬,队伍渐行渐远,古老的丝路通道上,文明的对话从未停止。(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师越 见习记者 牛宝林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