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钢铁纽带
正式开启了通化的高铁时代
沈白高铁的到来
让这座集红色历史、自然奇观
与地道风味于一体的城市
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通化站:是交通枢纽,更是文旅第一扇窗
作为沈佳高铁沈白段在通化的“门户担当”,通化站早已不止是“候车打卡点”,而是将地域文化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的“文旅体验站”。
1.设计里的“通化密码”
站房外观暗藏巧思:正立面深红色铝板幕墙,呼应通化“红色城市”的基因;流线型屋顶如展开的羽翼,象征这座城市借高铁腾飞的愿景;内部候车大厅的吊顶纹路,融入了佟佳江流水与长白山松枝的元素,抬头间便能触摸到通化的自然脉络。
2.智能与人文的双向奔赴
高效通行不排队:全站配备多台智能检票闸机,支持身份证、电子客票“刷证/刷脸”无感进站。
细节里的温度:候车区配有多处充电区(含Type-C接口),母婴室配备婴儿护理台、温奶器与亲子休息沙发,军人候车室、重点旅客候车区等一应俱全,12306服务台还备有“爱心礼包”,让旅途多一份暖意。
游在通化:多种主题景点,承包你的四季
沈佳高铁沈白段的开通,让通化的自然盛景、人文印记与冰雪激情触手可及。结合高铁“快旅慢游”优势,这份景区清单请务必收藏。
集安洞沟古墓群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片古墓群分布在通沟河两岸,划分为长川、禹山等七个墓区,涵盖千秋墓、将军坟、好太王碑等代表性遗存。其中长川一号墓的封土石室壁画堪称艺术瑰宝,生动展现了高句丽时期的生活场景与神话传说。漫步其间,千年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读懂“东北小江南”的过往传奇。
通化老城·龙兴里
若想感受通化的“烟火往事”,龙兴里绝对是“必打卡清单”TOP1。这片7.62万平方米的街区,以“还原1930年代通化老城”为核心,从建筑到细节都复刻了当年的关东风貌:青石板路两旁,老式当铺、民国照相馆、关东老面馆的招牌依次排开,黄包车停在街角,墙上的旧海报印着“哈德门香烟”,连店铺伙计都穿着民国服饰,恍惚间仿佛踏入了老电影场景。
通化冰雪产业示范新城
作为“中国滑雪之乡”,通化的冬天因这座冰雪新城而更具吸引力。新城距通化站仅20分钟车程,拥有东北最大的室内滑雪馆(全年开放)与室外滑雪场(11月至次年3月营业),是“四季都能玩雪”的宝藏地。
佟佳江旅游度假区+吉林龙湾景区
佟佳江旅游度假区是城市中的“山水明珠”,65.8公顷的园区涵盖荷塘月色、森林栈道与山地度假区。吉林龙湾景区则是火山馈赠的生态瑰宝,多个火山湖镶嵌在原始森林中,秋日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冬日则化作冰封秘境。
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
作为通化的“枫叶名片”,这里枫叶覆盖率极高,秋季红枫、黄桦、绿松交织成绝美“五花山”。“五女峰”山形奇特,徒步其间,每一步都能邂逅天然氧吧的清新,随手一拍皆是秋日大片。山间溪流潺潺,夏季平均气温仅22℃,是避暑纳凉的绝佳去处。
吃在通化:必尝美食,解锁舌尖上的关东味
逛累了,就得用通化的特色美食“回血”。这里的味道,既有东北菜的豪放,也有朝鲜族风味的独特,每一口都是地道的“通化记忆”。
1. 通化葡萄酒:“中国干红的摇篮”,喝的是岁月沉淀
提到通化,就绕不开通化葡萄酒——作为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1937年),这里的葡萄酒早已成为城市名片。也可在“通化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参观酿酒车间,感受葡萄酒酿造过程的魅力。
2. 高丽火盆:通化人的“深夜食堂”,一口就上头
若说通化人最爱的“硬核美食”,高丽火盆绝对排第一。这道融合了朝鲜族与关东风味的美食,做法极具仪式感:一个直径60厘米的平底铁盆,中间放炭火,周围码满食材——切片的五花肉、牛筋、豆腐、豆芽、辣白菜,再淋上特制的韩式辣酱,边烤边吃,炭火的热力让食材慢慢析出油脂,香气直往鼻腔里钻。
3. 煎粉:通化人的“童年味道”,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煎粉是通化人从小吃到大的“国民小吃”,做法简单却藏着巧思:将淀粉制成的“粉块”切成小块,在平底锅中用猪油煎至外皮金黄酥脆,再浇上芝麻酱、蒜末、酱油、辣椒油,最后撒上香菜和葱花,热乎的煎粉外脆里软,酱香浓郁,一口下去全是满足。
行在通化:高铁接驳攻略,轻松玩转全城
高铁开通后,在通化“玩转景点+吃遍美食”更方便,上面这份接驳攻略请收好。
沈白高铁
串联万千精彩
一趟通化之旅
只待你的出发
文图:通化市文旅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