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城市人民政府_晋城动态】
“来!天凉了,喝碗热奶茶暖暖身子!”初冬的太行山,寒意渐浓,位于泽州县珏山脚下的轻骑兵骑行驿站却是一片暖意融融。灶台上铜壶咕嘟作响,浓郁的奶茶香气弥漫,来自天南海北的骑行爱好者们聚在这里,卸下一身疲惫,畅谈旅途见闻。
推进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特色乡村驿站建设是2025年我省要办好的15件民生实事之一。我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部署,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交通优势与珏山景区的资源优势,精准定位机车、自行车等骑行爱好者需求,精心打造集骑行服务、休闲娱乐、商业配套于一体的轻骑兵骑行驿站,为每一位过路的骑行者筑起温暖的“旅途加油站”。
借山水之势点热一方骑行之土
轻骑兵骑行驿站坐落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黄金路段,毗邻赏月胜地珏山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莲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骑行爱好者理想的集散地和休憩点。
“我骑过川藏南线、北线,也算见过不少壮阔风景,但骑到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还是被这里的云海松涛深深震撼。”来自北京的骑行爱好者赵豪在驿站休整时,难掩内心激动,向驿站主理人李立志感慨:“你们这个骑行驿站真是建到了骑友心坎上——歇个脚、补个给,转身还能去青莲寺这样的国宝单位走走看看,一路的疲惫都值了!”
轻骑兵骑行驿站自2024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影响力持续扩大,已辐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成为周边省市骑行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珏山文旅集团总经理助理何向峰用数据印证了驿站的价值:“驿站有效发挥了文旅集散功能,直接带动珏山景区游客量每年增长约5000人,为景区旅游注入了新动能。”
以暖心之举实现一站全程守护
在驿站宽敞的院落里,李立志正俯身帮18岁的骑行“新手”张健擦拭机车。小伙子专注地看着自己的“爱驹”,小心翼翼地在前挡风板上贴上“轻骑兵驿站”的标识——这标志着他正式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从今天起,我也是轻骑兵的一员啦!”张健的语气中满是自豪,“稍作休整,我就从驿站出发,去感受太行一号线的大美风光。”不久前,他刚刚通过驿站的专业指导,顺利拿到了人生第一本摩托车驾照。
轻骑兵骑行驿站的特色服务远不止于此。从考取摩托车驾照的全程指导,到洗车、加油等日常维护,再到维修、道路救援等应急保障,驿站始终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将贴心服务融入骑行的每一个环节。“天下摩友是一家,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的服务理念。”正如李立志所说,轻骑兵骑行驿站的出发点是为骑行爱好者保驾护航,做骑行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在做好专业机车服务的同时,轻骑兵骑行驿站严格按照乡村驿站建设标准,配套完善了餐饮、休息、娱乐等基础设施,处处体现着人性化关怀。王丹也是驿站的“老熟人”,她一边与摩友下象棋一边说,“我们下棋、唱歌、交流骑行经验,这不仅是驿站,更是我们的骑行根据地。”
创融合之范从“过境地”到“目的地”
随着越来越多的骑行爱好者在此聚集,轻骑兵骑行驿站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融入多元文旅业态,将单纯的服务驿站升级为多元化的机车文化综合体。
“现在我们家的周末,有一项雷打不动的行程——来驿站打卡!”来自市区的张新兵带着妻儿,又一次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驶来。他笑着说:“这儿早就超出了普通驿站的概念,露营、烧烤、篝火晚会样样精彩,设施专业,氛围也好。孩子和老人都喜欢,每次来都玩到尽兴,它就是我们家的‘宝藏度假地’!”
与此同时,响应骑行爱好者的需求,轻骑兵骑行驿站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主题骑行活动,看古建、赏枫叶、观云海。李立志向记者介绍:“每年3月开始摩友就多起来了,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份。驿站策划的主题骑行活动期期爆满、广受好评。”
目前,轻骑兵骑行驿站已发展会员3000多人,日均接待车辆约200辆次,去年一年机车流量超五万辆次,成为区域内最具活力的骑行社群之一。
站在驿站门口,远眺太行山脉的连绵起伏,近闻青莲寺的晨钟暮鼓,这个小小的驿站已然成为连接人文与自然、服务与体验的重要枢纽。它不仅为骑行者提供了休憩的场所,更成为展示太行山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裴囡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