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黄金大劫案把“西九龙”这个地区推到了大众面前,网友们陷入了一波“回忆杀”,曾经在剧集中频繁出现的“明星警署”在现实中究竟是什么样的?
“西九龙重案组发布通报:9月17日,香港一间黄金加工厂遭窃,匪徒盗走约65公斤黄金。经过侦查,警方在全港多处拘捕嫌疑犯13人,失窃黄金已全部找回……”在手机上刷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正在铜锣湾时代广场旁吃着刚出锅的咖喱牛杂,从20年前第一次来香港,已经记不清到底来过多少次。而我吃饭的地方,和十几年前还是一个模样:人流如织的高奢聚集地,牛杂摊后面那栋外墙被熏黑的“烂尾楼”,前面的小巷中鳞次栉比的药妆连锁店,就连咖喱牛杂与竹蔗茅根水的味道都与十几年前一模一样。
网友们更多地把这起劫案当作一桩奇闻轶事。的确,也许是时代发展得太快了,黄金劫案与2025年这个时间放在一起,总让人感觉有点“不匹配”。不过,更多的网友却陷入了一波“回忆杀”,这破案速度,还得是西九龙重案组,看来港剧没有骗我们。
香港只有一个重案组?
西九龙警察总部
“我是西九龙重案组的高级督察XX,我们怀疑你同一桩案件有关,请跟我们去警署协助调查……”作为看着港剧长大的一代,对这句话的熟悉程度,可能仅次于“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你所说的一切将会作为呈堂证供”。而西九龙重案组也随着众多港剧,成了我心中代表香港的符号之一,从喜欢港剧到喜欢香港这座城市,无数次地来到这里走遍大街小巷,与其说是寻找港剧中的场景,不如说是在寻找自己守在电视前的童年时光。
西九龙重案组所在的九龙半岛是香港三大区域之一,位于新界和香港岛之间,三面环海。传说,南宋末年,宋端宗赵昰被元兵追击逃难至此,看到这个地方北边八条山脉如同八条龙,大臣说皇帝也是龙,于是将这里称为“九龙”,如今九龙马头涌的一个公园里,还有一块刻着“宋王台”的石碑。不过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说法。
在旺角站下车,虽然不是节假日,但这里依然人头攒动,地铁站旁的朗豪坊购物中心经常布置各种主题展览,是香港年轻人最喜欢的商场之一。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就是亚皆老街。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九龙半岛被英国作为港口和军营使用,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开发,亚皆老街就是当时不多的几条街道之一,它的名字取自英国商船亚皆老号(Argyle)。向东走不远,一条与亚皆老街交叉的道路就是窝打老道,这条道路建于19世纪末期,“窝打老”是英文Waterloo的粤语译音,指英国与欧洲联军击败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英国殖民者为了纪念这场胜仗,将这里命名为窝打老道。沿着亚皆老街继续向东,就能到达西九龙总区警察总部。
这是一座临街的6层建筑,整个楼体方方正正的,配上外墙上的铁丝网,透露出一股庄重与威严。上班时间,大门很少有人进出,只能想象大楼里西九龙重案组的“阿sir”和“Madam”忙碌的身影。
20世纪80年代,港剧开始大量进入内地市场,靠着金庸武侠剧打开市场后,职场剧也被逐步引入内地。香港无线电视台(TVB)作为职场剧的先驱,几乎把各行各业拍了个遍,从金融到医疗,从商战到律政,衣着光鲜的职场精英们工作专业、生活洒脱,成为无数人梦想中自己进入职场后的样子。这些职场剧中,刑侦题材凭借着离奇的案件,抽丝剥茧地解谜,紧张刺激的剧情脱颖而出,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编剧们几乎把案件所涉及的所有岗位都写了一遍,不过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被称为“查案铁三角”的重案组、法证、法医。在剧情创作中,重大案件最能吸引观众,于是重案组逐渐走上电视剧的舞台。1992年,电视剧《壹号皇庭》中,西九龙重案组首次“触电”。后来随着《壹号皇庭》续集以及《鉴证实录》等电视剧的播出,西九龙重案组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而真正让西九龙重案组在港剧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是1998年播出的《陀枪师姐》,剧中打造了英姿飒爽的女警官陈三元,随着她和同事们一次次侦破案件,西九龙重案组的名字逐渐深入人心。在2000年之后,《法证先锋》《读心神探》等电视剧中,西九龙重案组不光是“主角”,还与时俱进地升级了侦破手段,并塑造了高级督察梁小柔、姚学琛等众多深入人心的角色。
这些电视剧的成功甚至让人产生了疑问:“香港是不是只有这一个重案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香港警察的行动处总共分为6个警区,分别是香港岛总区、西九龙总区、东九龙总区、新界北总区、新界南警区和水警总区。西九龙重案组指的是西九龙总区的重案组,而且,西九龙重案组也并不像人们调侃的只有一个“欧阳震华行动组”,而是由11个行动小队组成,比如这次侦破黄金大劫案的就是西九龙重案组第三队。
西九龙往事
油麻地警署
除了《法证先锋》等电视剧在西九龙总区警察总部拍摄外景,更多的影视剧选择了不远处的另一个地方作为西九龙重案组的代表,那就是旧油麻地警署。顺着窝打老道向西南方向,过了油麻地地铁站就到了著名的油麻地果栏,这幢大约两层楼高的砖石建筑还保持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风格,一些店铺门口还挂着历经风雨的水磨石招牌,市井气息十足。从1913年开始人们就在这里做水果批发生意,一直是本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窝打老道与西九龙走廊的交界处向南不远,就能看到一幢3层的楼房,这就是旧油麻地警署。
油麻地果栏
警署建于1922年,是典型的爱德华式建筑(以明快的设计特征著称,建筑多采用雅致的比例与多彩的外观),楼体的两翼巧妙地和街道的转角融合在一起,白色的砖石结构棱角分明,底部则刷着蓝色的油漆。墙体和窗子都采用了方方正正的设计。走到正面,入口处采用了内凹形的设计,据说是在修建的时候因为风水的考量才这样设计的,大门外的半圆形遮雨棚和两边的拱形过道给这栋建筑增添了几分柔和,门头上的金属牌匾刻着“油麻地警署”几个大字,两边的墙上则是警徽与警署的中英文名称。站在这里,无数港剧和电影会不由自主出现在脑海当中,《半支烟》《黑社会》《学警狙击》《使徒行者》等影视作品都是在这里取景的,而成龙主演的电影《尖峰时刻2》更是将油麻地警署带到了全世界。在很多人的心中,这里俨然就是西九龙重案组的代名词。
那么,香港那么多重案组,为什么电视剧大多只拍西九龙呢?这要从西九龙的历史说起了。如果问起西九龙在哪?大多数说明都会指向九龙半岛西边填海建造的文化新区,但是在香港警务系统中,西九龙其实是代表九龙半岛西部,包含九龙新城、深水埗以及油尖旺等地区的一大片范围。油尖旺地区是油麻地、尖沙咀和旺角的总称,也是香港最繁华的地区之一。20世纪初,随着西九龙地区修建道路和码头等设施,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有来自南亚的劳工、同属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人,还有沿海的客家人等,加速了这片地区的繁华,包括著名的果栏、庙街以及被拆除的九龙城寨都在西九龙地区。而繁华的背后,则是生存空间、利益与文化的剧烈冲突,而这些冲突成了滋生犯罪的温床。尤其是杀人、抢劫、帮派冲突等恶性案件更是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所以西九龙地区治安不好就成了香港人的刻板印象,而影视剧中的很多案件也都是根据西九龙地区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也难怪西九龙重案组成为影视剧中的常客了。
随着油麻地警署新址的确认,原本政府准备将旧警署拆除的,但是在收到公众的大量反馈之后,决定保留这里,并在2009年将警署旧址评为二级历史建筑,并打造成观光景点。在这里,每隔几分钟就会迎来一批游客,他们有的将双手摆成持枪的样子过一把“阿Sir”或者“Madam”瘾,有的则干脆双手抱头下蹲体验一下犯人的感觉。或许在人们心中,这里早已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香港影视文化的一个重要标签。
庙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