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在红河州石屏县调研时指出,要保护文化遗产,做好活化利用,更好传承历史、留住乡愁,大力发展“旅居+”“+旅居”,助力打造旅居云南大IP、大生态、大产业。一直以来,石屏县全面推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持续丰富业态植入,构建“泛博物馆群”文化生态体系,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深度结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兴旅、以旅彰文”的创新发展之路。
走进石屏铁路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百年前的复古火车站建筑映入眼帘。百年个碧石铁路的蒸汽机车头、老式信号灯与现代数字展陈交相辉映。这座由原石屏火车站改造而成的博物馆,不仅保存着滇南第一条民营铁路的历史记忆,更成为游客触摸滇南百年铁路史、感受边地文化交融的“时空胶囊”。
游客 韩晓云说:“我从东北沈阳来,这个地方给我的感受就是淳朴,没有过度的开发,商业化比较少,挺有特点,挺值得一看的。我很喜欢这里,拍了很多照片,准备发到网络平台上宣传一下。”
石屏铁路博物馆的建成,是石屏县“泛博物馆群”建设的缩影。石屏古城作为滇南地区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汉文化最为发达,历史文化遗址、遗物最多,文物古迹最为富集的地区,也是历史文化最为丰富的地区,有“滇南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称。石屏县以“拯救老屋”行动为突破口,遵循“修旧如旧”原则,通过“一屋一策”精准修复,为泛博物馆群建设奠定空间基础。
孔祥敏 摄
古城图书馆作为其中核心节点,以“文化性、智慧性、休闲性”三位一体创新模式,成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典范。如今,走进古城图书馆,阳光穿透雕花窗棂,古琴声与翻书声交织成曲,这座由清代翰林朱淳故居改造的公共文化空间,正以百年文脉滋养着往来游客与市民的精神世界。
市民 余娅婷说:“古城图书馆古色古香的,很有书香气息,环境也很安静,非常适合我在这里学习。”
依托现有资源,石屏县已建成包括玉屏书院(石屏县博物馆)、袁嘉谷纪念馆、米轨铁路博物馆等主题博物馆。此外,石屏县还以“文化+”为战略主轴,通过历史资源活化、艺术创新、业态升级和生态协同,植入民宿、茶室、非遗工坊等新业态,在古城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文旅产业体系。
游客 万祥说:“这边的古建筑有厚重的历史气息,我们专门开车转了两圈,感觉很不错,这里将会是我们以后养老旅居的选择地。”
从泛博物馆群的文化赋能,到“旅居+”产业的生态共生。石屏县通过“文化+旅游+产业”模式,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产品,推动“过路游”向“深度旅居”转变。石屏县正以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为笔,绘就“文物活起来、游客留下来、产业兴起来”的文旅融合新画卷。这座龟背上的古城,正以创新之姿,迈向文旅融合的崭新未来。
记者:石屏县融媒体中心 陈戎南 陈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