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深圳湾文化广场
“悬浮”打扫卫生的阿姨火了!
网友表示像在打扫天空
据了解
这是设计师刘嘉倍
偶然记录下的画面
其表示
这种看起来像玻璃的材质
实际是超厚透明亚克力
无缝拼接而成
与海洋馆的工艺相同
视频走红后
不少网友评论:
“难怪一朵云都没有
原来是让阿姨扫走了”
近日,记者来到深圳湾文化广场,在场馆内中庭处看到,不少游客正举起手机,模仿“同款视角”打卡——有人蹲低身子、调整角度,只为捕捉那份“悬浮”的趣味瞬间。
市民吴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最近拍了很多建筑,但来到深圳湾文化广场,还是深受震撼,“感觉很特别、很壮观”。
作为深圳新晋文化地标,深圳湾文化广场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以 “九块原石” 为设计理念,涵盖9大展厅,水景舞台、屋顶草坡等特色空间。
点击阅读《最新!又一新地标要来了,建成时间……》
35万块花岗岩拼出“海浪感”
走近距离看,你会发现这个建筑外表非常平整统一。建筑的外墙是由约35万条的曲面花岗岩石材拼装而成,它们全部来自同一座矿山,颜色统一,纹理像海浪在流动。既经得起风的考验,又能传递自然的温度。
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数以万计的琵鹭、鸬鹚、鹭鸟等迁徙水鸟会在此停歇觅食。深圳湾文化广场正位于这条国际候鸟通廊的核心区,因此,生态保护被放置在了首位。
你能看到,这里的地形是多样化的,植被的设计为候鸟提供觅食地与栖息环境,更妙的是,它的“无界”设计与全开放交互。
广场位于草坡屋面之下,将连绵起伏的绿地与人才公园、深圳湾形成联通的自然系统,两座人行天桥与城市绿轴的中心绿带、深圳湾万象城商业区、深圳人才公园无缝衔接,将人潮从都市引向了自然。
海边的设计博物馆
作为“设计之都”,深圳湾文化广场以“开放、品质、生长”为核心理念,整体分为南馆和北馆,设有常设展区、主题展区、国际展区三大展区。
每个场馆的展厅都在以不同的角度诠释着什么是设计,从古老的手工艺品到科幻感十足的现代艺术设计,从历史的文化沉淀,再到憧憬未来的时代产物,从设计的角度见证这座城市的诞生和发展。
展览信息
常设展区
以时间线展示设计展品,诠释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主题展区
聚焦“匠作中国”,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转化
国际展区
与伦敦设计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等合作,呈现全球重磅设计内容
屋顶能野餐,水池变剧场
深圳湾最绝的操作,是把一线海景的核心空间,做成了“全民共享区”:
屋顶绿地和下沉庭院不搞商业开发,专门留给演出、市集、户外展览。
中央水池一变身就是露天剧场,晚上能看音乐会、露天电影,氛围直接拉满。
绿地坡道预留了多处平台,周末带块野餐垫就能躺一下午,遛娃、发呆、聊天都适配。
那些嵌在草地里的展厅,像从地下冒出来的原石,既是看展的地方,本身也是公园的一部分。走在里面分不清哪是建筑、哪是艺术、哪是自然,完全没有传统文化地标的“高冷感”。
海风吹过深圳湾,这9块从海边“长”出来的“白石头”,没有摩天楼的锋利,却用最温柔的力量接住了远道而来的候鸟,它们是深圳递出去的“邀请函”,也是深圳亮出的文化新名片。
11月1日至11月22日期间
场馆以体验官报名预约形式开放
在此期间
馆内将进行人流管控
每日入馆人数有限
名额有限,不要错过!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18:00
(17:00起停止入场)
逢周一闭馆
(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暴雨及台风等其他特殊情况,相关开闭馆公告将通过深圳湾文化广场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
【报名方式】
1.关注“青春深圳”微信公众号。
2.回复关键词“体验官”,即可获得报名通道。
体验官入选结果,以短信或邮件形式通知,请及时查收关注。
或者登录“深圳湾文化广场”小程序,在“我的”-“卡券”界面查收体验券。体验券将发放至小程序登录手机号账户中,若显示数量为1,即代表您已成功中选体验官。
一次偶然的记录
让一位保洁阿姨
成了“天空的清扫者”
也让深圳湾文化广场
这座新地标
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圈”
找个时间,亲自去感受吧
END
编辑:廖文靖
一审:张美怡
二审:赵琦睿、刘敏华
三审:张万全
四审:刘 昊
来源:青春深圳综合整理自深圳新闻网、打卡深圳湾、深圳湾文化广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