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带大家领略胶东乡村的风土人情,这次要介绍的村庄名叫“尺坎”,具体位于烟台市牟平区玉林店镇的辖区内。
尺坎村的交通区位比较便利。观看地图可以发现,其处在206省道和039县道的交汇地带,北可到玉林店镇驻地和牟平城区,南可到水道镇驻地以及乳山市冯家等地,向东南还可经莒格庄镇前往文登地界。走过上述路线的朋友,对于尺坎村应该有所印象。
(▲尺坎村的位置示意)
对于“尺坎”这个名字的含义,很多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笔者一开始也没猜到其具体含义。按照地名资料的说法,该村相传是在明末建立,由于处在涝洼地带,当时在此定居的先民打井时在地下一尺就找到水脉,故名尺坎。(注:“坎”在普通话中的发音为kǎn,在当地方言中发音接近于“ken”。)
按照上述解释,该村名称中的“坎”,是取自“坎为水”的典故(注:按照易经八卦之说,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且不论“打井一尺见水”的传说真假,至少从这一解释来看,尺坎村的先民还是很通晓传统文化的。
实际上,就地形来说,“打井一尺见水”也并非不可能。因为,尺坎村附近有多条河流经过,其中有条河就横亘在该村中间,将村庄的住宅区分为南北两大片区域,其中南片户数较多,北片户数较少。
刚才说的那条河,风光也很特色。当地在河上建有一座小堤坝,也作为漫水桥使用。水流充足时,其就会沿着堤坝台阶式的石坡倾洒而下,形成一道水帘。此外,河里还生长着为数众多的芦苇、芦竹,它们与水帘相映衬,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此前,笔者曾多次路过尺坎村,基本上每次都会专门留意一下河畔的美景,文中看到的图片就是今年深秋路过时拍到的。
(▲这是尺坎村南片的住宅区)
(▲这是尺坎村北片的住宅区)
由于交通便利且地形相对平坦,尺坎村的规模不小(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统计将近1000人口,包括徐、孙、孔、姜、刘等多种姓氏),在历史上也曾设过“乡镇”。根据民国版《牟平县志》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该县曾设有一个尺坎镇,共管辖十余个村。而这个尺坎镇还是当时牟平县第五区的驻地。尺坎作为乡镇名称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后来才成为玉林店公社(乡、镇)的辖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尺坎村里还有寿星。此前听说,当地有位老人生于1919年,今年已有106岁,诚然可谓长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