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北岛东部向大海突出的地带称作“东部地区(Eastland)”,这里有原始雨林覆盖的高山、富饶的农村地区以及风景优美的绵长海岸线,日照时间充足,农牧业发达,食品加工业规模很大。
东角骑马漫游 图源:《自然天成——新西兰》
东部地区的主要城市是濒临贫困湾(Poverty Bay)的吉斯本(Gisborne),它是地球上每天最早迎来曙光的陆地城市,故又称“日出海岸”。
新西兰北岛日出 图源:网络
吉斯本盛产优质白葡萄酒,被誉为新西兰的“夏敦埃酒之都”。许多葡萄酒和美食活动都在吉斯本举办,包括每年10月份的葡萄酒和美食节、1月份的“品味吉斯本”音乐会,以及国际夏敦埃挑战赛。
吉斯本冲浪者 图源:《自然天成——新西兰》
吉斯本还是一个户外活动中心,该地以理想的冲浪海滩而闻名。
库克船长失望之下把这里命名为“贫困湾”
吉斯本(Gisborne)在新西兰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这里是1769年10月英国库克船长首次登陆新西兰的地方,新西兰从此进入殖民进程。
库克船长一行抵达时,与毛利人发生了流血冲突,未能从毛利人那里得到物资补给。库克船长失望之下将此地命名为“贫困湾(Poverty Bay)”。
凯蒂海滩(Kaiti Beach)的库克登陆点是国家级历史名胜。凯蒂山上建有库克船长的塑像和纪念碑,英国查尔斯王储访问时指出,塑像上穿的是意大利制服,于是当地人在怀卡奈海滩(Waikanae Beach)的河口上建了第二座库克船长的塑像。库克船长屹立在地球仪上,两腿叉开,再现了稳站甲板遥望远方的航海家形象。
库克船长像 图源:《自然天成——新西兰》
库克船长塑像旁是尼古拉斯·杨塑像,他是“奋进”号船上最先看到新西兰陆地的小船员,库克船长因之把附近的一个山岬命名为“杨尼克岬(Young Nick's Head)” 。
新西兰毛利人口比例最大的地区
东部地区是新西兰毛利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两个强大的毛利部落分别在沿海和山区住了约30代,至今还拥有当地许多土地,仍然保持着毛利人的传统和毛利部族的结构,以毛利语交谈,许多地方被认定为毛利人圣地,几乎每个毛利村镇都有毛利聚会所和教堂。
凯蒂山北侧有一座建于1930年的名为蒂波胡欧拉维里的毛利聚会所,内部的墙壁上几乎布满了世代毛利人的雕刻和编织作品。那里有一座名为蒂基蒂基的教堂,是新西兰最华丽的毛利教堂之一。
电影《骑鲸人》 图源:《自然天成——新西兰》
你可能看过新西兰电影《骑鲸人》。该电影是在吉斯本拍摄的,讲述的是东部地区毛利人的故事,作者是出生在吉斯本的毛利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吉斯本繁荣的毛利文化。
停放毛伊独木舟的圣山
Whangara,东部地区 图源:《自然天成——新西兰》
东部地区无论是内陆还是沿海,都保留了原生态环境,毛利传说给宁静、美丽的自然风景增添了一份神秘。
据当地纳蒂坡洛部落传说,希库朗伊山(Hikurangi)是停放名为努库泰米米哈的独木舟的地方,半人半神的毛伊就是在这个独木舟上把新西兰北岛从海里钓上来的。
山峰海拔1754米,实际上这里才是新西兰境内最早迎来晨曦的地方,因为是毛利圣山,故登山需获得当地毛利权威机构的许可。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