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湘潭,带着江南特有的清冽。我驱车前往排头乡黄荆坪村,与摩友一起探访周小舟故居。刚下车,一抹黛色便撞入眼帘——这座典型的湘中民居,青砖黛瓦在薄霜中泛着温润的光,门前的老樟树虽叶已半落,却依旧苍劲挺拔,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流转。
周小舟,北师大毕业,官至湖南省委书记。
推开虚掩的木门,吱呀声里仿佛穿越了时空。庭院不大,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蜿蜒至正厅,两侧的厢房窗棂雕着简洁的花纹,墙角的腊梅已缀满花苞,透着几分凌寒的傲骨。正厅中央,周小舟的半身铜像目光坚定,黑框眼镜后藏着革命者的睿智与执着。墙上的老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从青年求学时的意气风发,到投身革命后的坚毅沉稳,再到主持湖南工作时的务实亲民,一张张影像串联起他短暂却光辉的一生。
东厢房的陈列室里,泛黄的手稿、旧军装、老式钢笔静静陈列。最让我动容的是一本磨损严重的《毛泽东选集》,扉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字迹工整却力透纸背,仿佛能看到深夜里,这位革命先辈在灯下苦读、思索救国救民之道的身影。讲解员说,周小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即便身处逆境,也从未动摇对党的忠诚,这份初心如庭院里的青松,历经风雨而不改。
走出故居时,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青瓦上的霜花渐渐融化。远处的田垄里,农民正忙着冬种,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我忽然明白,正是有了周小舟这样的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如今的岁月静好。初冬的清冷里,这座故居不再只是一座建筑,更成了一座精神的灯塔,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传承初心。
临行前,我再次回望那座黛色的民居,它在初冬的暖阳中愈发庄重。这次探访,不仅是一次风景的游览,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在历史的回响中,读懂了信仰的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