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
扬子江上,“长江传奇”游轮搭载八方来客尽览两岸旖旎风光;大运河畔,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唤醒漕运历史记忆;太湖之滨,苏州太湖1号公路串珠成链,彰显体旅融合魅力;黄海湿地,东台条子泥景区铺开“红色地毯”,演绎世界遗产地与候鸟共舞的生态交响……江苏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江河湖海造就了类型齐全、“水韵”突出、遗存丰富的文旅资源。
“十四五”期间,江苏以江河湖海为脉络,加快构建“两廊两带两区”文旅空间体系,打造扬州镇江“江河交汇”、滨海“三个百里”、长三角“江南水乡客厅”等旅游联动发展带,推出长江之歌、千年运河、锦绣太湖等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全省文旅发展内生动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
守正创新拓空间
“十四五”以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相继出台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扬子江世界级城市休闲旅游带、陆桥东部世界级丝路旅游带、沿太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沿洪泽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等6项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两廊两带两区”建设。从“运河百景”到“长江百景”,从“太湖揽胜”水上游览到“海州湾之星”海上休闲,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还拓展了江苏文旅发展空间。
在“两廊两带两区”建设过程中,大运河作为江苏的“金色名片”率先而动,成为讲好江苏“水韵”故事的重要依托。
了解南旺枢纽水利工程,“亲历”大运河畔的睢阳之战,探索运河上“千桥幻境”……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探索展,观众在时空变幻与游戏互动中走进不同场景。“这个展览很精彩,科技感、沉浸感十足,也让我们对大运河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吉林游客房女士说。
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项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于“十四五”开局之年。博物馆馆长郑晶说:“‘十四五’期间,我们聚焦讲好运河故事构建了运河城市、运河非遗、运河艺术等五大原创展览体系,累计推出特展临展110余个,接待观众近1500万人次,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5年来,太湖旅游体验也在逐步升级。今年9月,“苏州太湖1号公路·伙伴出片计划”启动,吸引骑行爱好者们在太湖沿线骑行,不少人还参与了苏州太湖1号公路推介官遴选活动。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朱艳介绍,苏州太湖1号公路全程286公里,串联起4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9个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苏州大力推动太湖1号公路交旅融合工作,努力将公路沿线休闲旅游与景观风貌、历史文脉、体育康养等内容融合,在沿线设立驿站52个,培育民宿集群,拍摄制作太湖1号公路主题综艺节目,让沿线的文旅资源实现了“1+1>2”的效果。
深化融合促消费
“十四五”期间,江苏旅游业与文化、农业、体育、交通等产业深度融合,特质鲜明的“水韵”文旅业态成为促进江苏文旅消费的新引擎。
融合发展的“水韵”新篇在长江之上得到了生动演绎。以南京“长江传奇”游轮为代表的水上旅游业态将沿岸景点串珠成链,让游客在流动的风景中感受长江文化的魅力,有力拉动了文旅消费。
黄昏时分,长江(南京段)江面泛起金色水波,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满载游客的“长江传奇”游轮缓缓驶离南京五马渡游轮码头。“长江传奇”游轮于2021年投入使用,在近2小时的航程中,游客可将幕燕滨江风光带、南京长江大桥、阅江楼等十余处自然和人文景观尽收眼底。2024年10月,载客量更大、设施更丰富的“长江之恋”游轮也加入船队。
南京长江行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子妍介绍,“长江传奇”游轮运营4年多来,以观光游览服务为主,推动婚庆、餐饮多业态并行,打造多元化体验场景。目前,游轮已成为开展媒体发布、企业推广等主题活动的特色载体,游轮主题餐厅“江月待”还可承接大型婚庆、商务活动。截至目前,系列游轮已安全运营超2400个航次,累计接待游客超46万人次。
今年,随着“苏超”的火热出圈,“体育+旅游”的热潮也在江苏的江河湖海间翻涌。前不久,如东第二十四届风筝会、2025“大运河文化带”江苏省城市龙舟公开赛、2025如东小洋口半程马拉松相继在滨江临海的南通市如东县举行。短短3天,如东以赛为媒,吸引游客11.2万人次,带动住宿消费约3200万元、餐饮消费约2200万元。
作为如东县文旅资源集聚地,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内游人如织。度假区有关负责人说,“十四五”以来,度假区坚持“文旅+体育+N”融合发展理念,立足海洋、温泉资源优势,高标准打造海、陆、空运动体验网络。下一步,度假区将持续深化“体育赛事进景区”“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建设,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擦亮名片耀世界
“十四五”以来,江苏依托长江、黄海湿地、兴化垛田等世界级品牌,打造更多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文化体验地、旅游目的地,用“最江苏”的文化符号向世界讲好“水韵江苏”故事。
盐城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块金字招牌。每到秋冬季节,盐城滨海湿地总会引来大批中外游客,他们观候鸟栖息、住森林木屋,沉浸式体验世界自然遗产的魅力。
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盐城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建设取得亮眼成果,黄海森林公园、条子泥、日月岛绿色发展成果显著,中华麋鹿园、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配套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世界自然遗产品牌辐射力进一步拓展。
今年10月,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第五届“最佳旅游乡村”,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入选,成为江苏省内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乡村。
“以获评‘最佳旅游乡村’为新起点,泰州将把东罗村经验纳入‘十五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建设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泰州将进一步放大“最佳旅游乡村”的品牌效应,形成以东罗村为引领,多点支撑、全域发展的乡村旅游新格局,制定“世界花海”专项宣传计划,推动泰州乡村旅游在品牌影响、服务质量、业态融合、综合效益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展望“十五五”,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深化“两廊两带两区”建设,推动江河湖海资源绽放光彩,努力把江苏打造成为全域可游的魅力空间,更好助力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本报记者 邰子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