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油门,车辆瞬间失控翻滚360度
浓烟弥漫的通道里
必须弯腰捂鼻才能成功逃生……
这不是电影
而是安全文化科技馆里的体验场景
11月22日,这座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全国规模最大、展项最多的综合性安全主题科技馆正式启动试运行。
安全文化科技馆位于合肥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科技创新基地。这里不只有科普展板,还有268件套互动展项。该馆紧密围绕公众“食、住、行、游、购”等日常生活场景,打造了自然灾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九大主题展厅和安全成长中心,构建了一个“体验灾害、探究机理、训练技能”的沉浸式安全教育空间,让安全知识在真实场景中得到生动实践。
“我们坚持‘真场景、真模拟’,复现‘风水电’‘火爆烟’‘撞塌震’‘坠翻沉’等事故灾害现场。”该馆讲解员张毅冉介绍。
在自然灾害展厅,“双层地震体验平台”能让参观者感受建筑结构“放大效应”带来的上下层不同震感,并在传感器提示下掌握“伏地、遮挡、手抓牢”的自救要领;在“风雨体验”中,观众可直面7级强风,学会在极端天气中防范危险。
在交通安全展厅,“翻车体验”装置模拟了车辆失控后360度翻滚并向前滑行的真实轨迹,让体验者在心跳加速中深刻理解系安全带的重要性,学会在事故发生后如何正确自救逃生。
在消防安全展厅中,4.5米高的真实火龙卷咆哮升腾,展现火灾的恐怖威力。一旁的火灾隐患排查区,观众可化身“安全侦探”,用激光瞄准可能的火灾隐患部位,系统实时打分,如同闯关游戏。
安全文化科技馆的安全理念正是通过每个展项传递的——从波音737-8机舱内学习紧急迫降,到太空漫步体验;从落水逃生到安全生产救援历险。生活中潜藏的风险,在这里变成可以体验的安全教育课。
“安全文化科技馆最大亮点在于沉浸式多样灾害场景体验,它能将安全知识深刻烙印于参观者心中,有效提升防灾避险能力。”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袁宏永进一步透露,场馆将持续迭代,“一方面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升级体验,另一方面将不断纳入锂电池火灾、AI诈骗等新风险场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风险威胁。”
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安全文化与应急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张驎在参观后,用“全、新、高”三个字概括其特点:“‘全’体现在展厅覆盖安全的方方面面;‘新’在于运用大量新设计、新理念、新技术,为安全教育和应急科普传播做出贡献;‘高’则是采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比如4.5米高的真实火焰龙卷风,既是震撼的展示,又能在高度可控的环境中确保安全,这正是高科技运用的体现。”
“我们将着力推动科技馆与教育、应急等部门深化合作,将其建设成为全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培训平台,让安全知识可感可学、安全意识入脑入心。”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全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孙占辉表示,安全文化科技馆将以试运行为契机,持续优化展陈设计与互动体验。
安全文化科技馆试运行期间将进行系统压力测试,预计今年12月中上旬开放公众预约,并于2026年6月正式开放。
安全文化科技馆。
来源:合肥日报传媒集团、安徽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