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坐标:洛隆,藏语意为“南谷”或“南川”,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市西南部。东邻八宿县,南接波密县,西挨边坝县,北连丁青和类乌齐县。东西最大距离129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0公里。
汉字曾译“妥宗”、“洛宗”、“路隆宗”等。唐代时为吐蕃属地。元代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明代属昌都寺。公元1725年由西藏地方政府管辖。
1959年11月建县,隶属昌都市。面积8108平方公里。下辖4个镇7个乡66个村(居)委会,344个自然村。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53185人。县政府驻孜托镇,距昌都302公里,距拉萨1256公里。2019年2月,退出贫困县。
2.地势气候:洛隆县属怒江中游流域,为高原山地。地势南高北低,呈扇形向东南倾斜,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河网密布,平均海拔3700米,相对高差2500米。山峰、河流与森林、草原相间并存。
主要山脉为念青唐古拉山,东西走向,在境内长100多公里。各山峰长年积雪,银装素裹,连绵起伏。沿怒江一带山高坡陡,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段,其余地区岭谷相间,相对平缓。
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旱雨季分明。年降水量约409毫米,年无霜期120天,年平均气温4℃。自然灾害有干旱、霜冻、冰雹、雪灾、洪水、地震等。
3.名特产品:洛隆县属半农半牧县。耕地面积8.5万亩,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草场面积900万亩,主要饲养牦牛、黄牛、绵羊、山羊、马等。林地面积127万亩,木材蓄积量达1840万立方米。
名特产品主要有藏装、藏刀和金银首饰、白青稞糌粑、茶桶、陶器、核桃、虫草、麝香、鹿茸、知母、贝母、雪莲等。
——特产白青稞糌粑:俗称“精糌粑”,是洛隆县的著名特产。采用当地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白青稞,继承传统加工,其工艺为清洗、取渣、沙炒、去皮、水磨等精制而成。选料考究,加工精细,保持了洛隆糌粑的独特口感,在藏地享有极高的声誉!
这种白青稞糌粑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易消化,易吸收,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佳品,长期食用,具有防癌、延年益寿之功效。目前,洛隆糌粑加工厂生产的“洛宗”糌粑、“洛宗”虫草糌粑、“洛宗”糌粑饼干等已获国家食品QS认证,倍受区内外人士欢迎。
4.旅游交通:洛隆县修有与川藏公路相接的专线公路,经国道214线在邦达分路后可直达县城,经边坝县可由边(坝)——沙(丁)公路抵拉萨(1256公里),又可东越昌都镇(302公里)通往成都。
县境内里程达400多公里,有桥梁70余座。其中横跨于怒江之上的加玉桥是该县最大的桥梁。
——昌都镇距洛隆302公里,游客可乘昌都发往洛隆的班车,也可自驾车或包车前往。
——食宿:餐饮以川菜为主,有酒店、宾馆、招待所,可住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