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孩子暑假请了一周假,带老婆女儿从长春到山西自驾,一天一座城市极速通关。以下为整个行程9天的规划表↓
如果你的时间也比较赶,只有一天的时间来感受一座城市,那么可以参考下我的攻略。今天是第五站——晋中!
01.王家大院(游玩时间约3小时)
晋中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人文景观,核心亮点是晋商文化、深宅大院、千年古城和民俗风情,晋中的景点主要以“一城三院”为核心,辐射周边其他优秀景点。
“一城”指平遥古城,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之一,晋中旅游的皇冠,也是必选景点。“三院”为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简单来说的话“乔家看名、王家看院、常家看园林”。三选一的话,我推荐王家大院,是山西乃至全国最大的家族城堡式建筑区,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
乔家大院则是因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而声名远播。相比王家大院的“官气”,乔家大院更显“商气”,名气大但规模小于王家大院。王家大院号称“民间故宫”不是吹的! 25万㎡的庞大体量,比乔家大院整整大了十倍!
而且相比乔家大院115元的门票,王家大院只要55元,妥妥的性价比之王。
从平遥古城出发到王家大院距离约50公里,自驾用时约45分钟。
王家大院被誉为“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 静升王氏家族,由卖豆腐起家,后成为官、商、绅一体的巨族。
作为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的家族宅院,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现已开放的视履堡(高家崖)、恒贞堡(红门堡)两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其规模远超乔家大院。
从东门入口进入首先来到的是视履堡,这是由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建于嘉庆年间,因为兄弟俩都是读书入仕的官员,所以这里的建筑处处体现着官威和礼制。
王家大院的精华,尽在砖雕、木雕、石雕之中。
门前的抱鼓石,它代表的是武官人家(圆形为武,方形为文)。
上面雕刻着“狮子滚绣球”,寓意“好事在后头”,而狮子脚下踩着小狮子,则象征“辈辈封侯”。
每一个图案都是一个吉祥的祝福。
哥哥王汝聪的司马院(官至从五品州同知) 和弟弟王汝成的敦厚宅(官至正五品刑部山东司),虽然仅差半级,但建筑规格明显不同。弟弟的院子更宽敞,门槛更高,这充分体现了古代“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宗法制度。
后院,这座小巧精致的阁楼就是小姐的绣楼。楼梯高而陡,大家上下要小心。这其实也是一种隐喻: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生活空间被严格限制,以保证“上楼不易,下楼更难”,维护家族的声誉。其逼仄的空间和陡峭的楼梯,是性别隔离制度的物理呈现。
但它顶部的采光窗设计巧妙,使得室内光线充足。这暗示了家族对女性教育的另一种态度:虽限制其身体自由,但仍希望她们在“规训的空间”内,进行符合大家闺秀身份的修养提升。
视履堡(高家崖)与恒贞堡(红门堡)中间由一座连接桥贯通,也是最佳摄影点之一,这里回头望去,红门堡那依山就势、层层叠起的雄浑全景尽收眼底,也是王家大院最经典的明信片角度。
现在我们进入了红门堡,它建于乾隆年间,比高家崖更早,整体布局是一个巨大的“王”字,彰显着家族的姓氏与荣耀。
我们沿着“王”字的一竖,向上攀登。当我们登上城墙,站在制高点时,便会感受到何为“一城看山西,一院知晋商”。
眼前鳞次栉比的屋脊,宛如一片灰色的海洋,这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一个自成体系、自给自足的封建城堡。
一路上发现每面墙上都有这种类似指南针似的铁钉,当时我就好奇这是干吗用的呢?
后来特意上网搜了下,这个其实是护墙钉。由于墙里面是用木头搭起来的,护墙钉的作用是把外面的砖墙和里面的木梁架结构钉在一起,通常沿着柱子钉成一条竖线,很多选在梁柱的交接处。
做成梭形是为了增大受力面,除此以外还有这种莲花造型等,则是在增大受力面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装饰效果。
王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宅院,更是一座城堡。厚重的木板、铁质的门钉、高耸的门闩洞,这完全是军事防御的标准。
狭窄的巷子不仅用于排水,更是巷战的设计。每一道门都可以成为独立的防御单元。
这揭示了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中,晋商“自我保护”的强烈意识。财富必须用武力来守护。
王家的发家史也是一条完整的资本原始积累链条。
农业起步 (明): 静升王氏始祖王实,靠佃农和豆腐生意完成原始积累。
商业扩张 (清初): 利用明末清初的物资需求,从事骡马运输、当铺、粮行,资本急速膨胀。
官商结合 (清中叶): 鼎盛期,家族捐官、考功名者达101人。“以商养学,以学入仕,以仕护商”,形成完美的闭环。
衰败没落 (清末): 鸦片战争后,传统商路断绝,加上子孙吸食鸦片,家族在1911年左右彻底败落,大院被陆续变卖。
王家大院留给我们的,不是对财富的惊叹,而是对一个完整时代的沉思。它完美地演示了一个家族如何通过商业、文化和权力的紧密结合,创造出惊人的物质文明,也最终因无法摆脱封建性、依赖性和时代变迁而轰然倒塌。
02.平遥古城
从王家大院回来,可以先吃个午饭,然后就可以开始我们的平遥古城之旅了,可以围绕四个关键字展开:古城、票号、衙门、烟火。
首先我们可以登上这座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墙之一。
平遥城墙总长6163米,城内布局严谨,对称分布着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整体形制如同一只俯卧的灵龟,因此被称为“龟城”。
南门是龟头,门外的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眼;北门是龟尾,是全城最低处,所有的积水都经此流出;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如同龟的四足。
古城内景点有部分是收费的,建议购买通票,125元/人,儿童半价,有效期3天,包含22个景点。
个人觉得古城不大,核心区域都可步行到达,当然也有观光车可代步,10元/人,但线路固定,且抵达不了主街,只能抵达附近街道,上车前需提前沟通路线。
虽然古城全天开放,但是大部分景点的营业时间都是8:00-18:30,记得合理规划时间。
①日升昌-中国票号博物馆
这里,看起来只是一座普通的山西院落,但在1823年,这里发生了一场金融业的“工业革命”。
它的创始人雷履泰,将一家颜料庄改组为“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业务。从此,商人无需再冒着生命风险押送巨额现银,一纸汇票,即可“汇通天下”。
可以说,日升昌不仅是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更是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学的鼻祖。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东家(投资人)不出面经营,全权交给大掌柜(CEO),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雏形。
顶身股制度: 员工可以凭自己的劳动和能力获得“干股”(顶身股),参与分红。这极大地激励了员工的忠诚与创造力。
严格的号规: 伙计们“十年不准回家”,不准带家眷,不准嫖赌吸毒。这既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也维护了票号的信誉。
②协同庆-地下金库
这里拥有平遥最大的地下金库。
当我们走下深达十余米的金库,看到满眼的“黄金白银”,能最直观地感受到晋商“执中国金融之牛耳”的鼎盛财力。
金库里立着一根“龙柱”,被视为镇库之宝,祈求财源永固。
③平遥县署-现存最庞大古县衙
平遥古城县衙,坐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衙,它不仅是平遥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官制史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县级官署衙门的真实面貌。
县衙坐北朝南,遵循“前朝后寝、左文右武”的传统礼制,呈轴对称布局,占地面积两万六千余平方米。建筑群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大门-仪门-大堂),错落有致,主从有序,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大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大堂正中悬挂“明镜高悬”匾额,以及堂前的“海水朝日图”,这寓意着官员“清似海水,明如日月”。
每天有“县太爷升堂”表演,通常为9:30、11:00、15:30
④文庙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之一,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仍保持原貌,
是中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中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
平遥文庙还是中国科举博物馆和文庙学宫博物院 。
平遥文庙由前后六进院组成,
中轴线自南而北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
平遥文庙的总体布局展现了元明以来中国文庙建筑的基本规制。
⑤城隍庙
以城内南大街为轴,同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初创年代已无准确记载,清咸丰遭遇火灾、同治年间重修,祭祀本地城隍。
一共五进院落,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有牌楼、山门、戏台、献殿、城隍殿、寝宫。
土地祠主要供奉平遥县40个里坊的土地爷,共计40 尊,他们服饰各异、慈眉善目。
有意思的是里面除了供奉城隍还有六曹府、土地祠、文武财神庙、灶君庙等,“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 。对这方土地的老百姓来说,只要是能提供保佑服务的、信谁都行!实属中式实用主义的典范
⑥清虚观
平遥八景之一,是古城内最大的道观。始建于唐高宗显庆二年,宋、元、明、清历朝多次赐名并屡有重修,现存建筑有元、明、清三代遗构。据说,在元代丘处机的亲传弟子尹志平曾住持于此。现在是古代建筑、彩塑、石雕、木雕、碑刻、水陆画等多种传统艺术的宝库。
这组道观保存基本完整,由最前端的牌坊和山门、龙虎殿、纯阳宫、三清殿、玉皇阁以及两侧的配殿等建筑组成。第一进院落较为宽扁,似乎是为了衬托出纯阳宫和三清殿所在第二进院落的宏阔;
第三进院落尺度适中,窑洞式的主殿和配殿也与前院中的木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⑦同兴公镖局
同兴公镖局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105号,时为平遥名扬京城、威震全国的王正清武林大师创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创建,
其子王树茂尽得其真传且有青出于蓝之势,因而同兴公镖局创立之始就成为当时全国著名镖局之一。
山西人在外经商的特别多,这就给山西人创办镖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中国第一家镖局是山西人神拳无敌张黑五在北京顺天府门外创办的“兴隆镖局”,中国镖局历史上,平遥县的王正清创办的同兴公镖局, 祁县戴二闾创办的太汾镖局,文水左二把创办的昌隆镖局都享有名气,山西人创办镖局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最早和最多的。
山西是人文历史爱好者的天堂,每一幢建筑都能讲出一段贯穿上百年的故事,但是对于老婆和女儿来说,更喜欢的还是拍照,将美好定格,与时光相融。
除了以上景点外,平遥古城的夜景也很美,每晚21点准时在迎薰门有灯光秀表演,时长为18分钟。
总结
平遥的魅力,在于它不是一个空洞的博物馆。夕阳下,当地的居民依然在这些百年老院里生活,炊烟袅袅,自行车铃声在巷弄里回响。这种 “活着的文化遗产” 的状态,才是平遥最珍贵的价值。
晚上从平遥古城直奔忻州,继续为明天的行程-五台山做准备,未完待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