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打算假期去趟“性价比之王”的海边城市,结果一刷手机,发现大家出门旅游都有一堆省时省力省钱的小妙招。
才发现,真聪明的都在路上。
这回就按在惠州的亲身体验,好好把这座被低估的城市说清楚。
先说一句大实话。
想把惠州玩舒服,真心建议自驾。
地儿太散。
一边是巽寮湾、双月湾那条整片海岸线。
一边是西湖、红花湖、东坡纪念馆这一圈人文景点。
中间车程动不动一小时起步。
不自驾也能玩,就是人要更累,钱要多花,时间全给路上了。
火车站一共有仨,名字有点绕人。
惠州站在惠城区,老城区那一片,下车去西湖、水东街、东坡纪念馆都挺顺路。
惠州南站挨着大亚湾那边,去巽寮湾、双月湾比较方便,高铁多,很多人都选这个。
惠东站在更东边,离巽寮湾也不算远,不过周边偏一点,大多是本地人上下班用。
订票前得先想好这趟是想主攻海边,还是主攻老城。
弄反了,一下车就得多花一到两个小时在车上,想省钱都难。
海边先说巽寮湾。
老牌景区,开发得早,配套齐,人也确实多。
沙子算细,踩上去不扎脚。
好玩的是附近一溜小渔村,早上码头一到时间,渔民一箱箱海鲜往岸上搬。
螃蟹、花甲、濑尿虾,样子都挺新鲜。
早点去,在码头边挑一簸箕,拿去旁边加工点清蒸白灼,味道不比大排档差,价格还实在。
旁边不少写着“海景第一排”的酒店,看图片窗外就是海,听着挺香。
真住进去就知道,很多是一条马路加一条绿化带的“海景”。
站阳台上看海,中间得先看一排车屁股灯。
真要看海舒服,订的时候问清楚,最好要他发阳台实拍。
有的房型是斜对海,只能看到一点边角,就图个名头。
双月湾位置再往下。
最出名的就是那个“一湾两月”的机位。
山上观景台往下看,一边一弯海湾,形状挺像两个大月牙。
照片是好看,就是得说清楚,爬上去要一点体力。
不算高山,不过有些台阶挺陡,夏天上去一身汗,穿拖鞋的上到一半肯定想哭。
不想爬山也可以沿海边慢慢走,双月湾边上的小村子,房子贴着海,晚上站路边听浪,也挺值。
还有一个地方,外地人知道的不多,本地人很爱去。
黄埠小渔港。
这边基本没有什么大团,都是散客和周边自驾的人。
海边有一条堤,可以溜达,看一排排小船在水面上晃。
大太阳的时候海面亮得眼睛睁不开,一到傍晚,风一下子就凉下来了。
路边一些海鲜小店,桌子就摆外头,塑料椅子一排,没啥装修,全靠味道硬撑。
这种地方点菜,记得多看看本地人点啥。
看到隔壁桌惠州口音的人都点某样,基本不会踩雷。
要聊古,就得往城里走。
惠州老城一块,靠着西湖。
名字听着普通,历史可一点不普通。
苏东坡被贬到惠州的那几年,有一大半时间都在西湖边走来走去。
当年他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说的就是这块地方。
现在的惠州西湖被叫成“岭南明珠”,是和杭州西湖并排提的。
游人一进西湖,最明显的就是桥多,亭子也多。
丰湖书院那一片,到现在还有不少和苏东坡有关的东西。
他写的诗刻在石头上,躲在树荫下,一块一块散着,慢慢走慢慢看。
东坡祠里边,屋檐灰墙都挺老气。
有几块碑上面刻的字,雨水长年冲,边上都糙了。
看着就知道是岁数大的,不是新牌坊那种摆样子的。
东坡纪念馆就在西湖这头。
里面有一幅大地图,把他一生被贬的几站连在一起,从眉山到黄州到惠州到儋州。
站在那地图前,人一下就安静了。
古代走一趟路,可能就是半辈子。
现在一晚高铁,第二天还能去海边吹风。
这种落差,想一想就挺奇妙。
从西湖走出来,就是水东街。
这一条是老街,砖墙青瓦那种。
有些店门面小一点,里边却深得吓人。
卖糕点的,刚烤出来的梅菜饼一出炉,一股咸香味,排队的自动排成一条龙。
边走边吃,鞋底都沾着芝麻碎。
水东街上还有家专门卖糖水的。
椰汁龟苓膏、绿豆沙、双皮奶一个接一个。
天热的时候,端一碗坐门口小木凳上,人一口一口慢慢喝,路上的人一波一波走,也不着急。
想省钱吃得好,惠州这种地方太适合。
早上去喝早茶是重头戏。
本地人习惯很有讲究,早上十点还一堆人在喝。
碗碟叠高高,虾饺皮薄透亮,肠粉里面肉厚实,粥里边的皮蛋瘦肉都切得很大块。
点的时候容易上头,一不留神菜牌上多点两样。
其实两三个人,点个四五笼点心加一份肠粉足够。
吃撑了不想走路。
中午尽量别扎进那种巨大的海鲜城。
门头一亮灯,价格容易虚高。
海边、老城这种地方,留意一下居民楼下的小排挡,白色菜单上黑字写着价钱那种,反而更实在。
海鲜看池子,要看鱼游得快不快。
太蔫的那种就别点。
很多游客爱问有没有“推荐必吃”。
惠州这边,除了早茶海鲜,还有客家菜。
梅菜扣肉入口即化那种,肥肉看着吓人,夹起来放米饭上面,一口下去,嘴上全是油,心里又挺满足。
酿豆腐也得试试。
豆腐切出一条缝,里面塞上肉末,炸出一圈焦边,蘸一点酱油蒜蓉,很容易多吃两块。
住这事说细一点。
旺季尤其是暑假,周末一到,巽寮湾、双月湾海边那些“海景房”,价格噌一下翻上去。
有时候平日三百多一晚,周末一哈变九百,房间还不一定好。
真心不赶时间的话,尽量躲开节假日,平日来,房价能少一半,人还少一半。
海边如果只是想玩水、吹风、走走,不是必须睡在浪尖上。
可以退一步,往里走两三公里,住到镇上或者市区。
晚上开车十几分钟回去,房间又干净又安静,钱还能省下来去多吃几顿。
不少外地朋友夜里喜欢去洗浴、足疗放松一下。
这一带的水疗店价格还算友好。
人多那几天,一样要排队。
前台那排塑料拖鞋一双接一双消毒,椅子上坐着的,全是在海边晒了一天,脸和脖子两种颜色的人,个个看起来都有故事。
交通上再絮叨一嘴。
自驾从广州、深圳过来,基本走沿海高速,一路上隧道多点,不过路况挺好。
服务区里经常能遇到一大波同款车,后备箱堆满烧烤架、折叠椅、帐篷。
彼此看一眼,心里都懂:奔海来的。
要是没车,也可以高铁来惠州南,再打车或者拼车去海边。
这个花销得算进预算,一趟基本一百多来回,要多对比一下软件,再问问门口黑车,别上来就被宰。
玩海有几个小细节,挺重要。
白天太阳大,别只顾拍照,拖鞋一脱脚背晒红了,第二天下海脚一泡,全是火辣辣的。
防晒最好不是喷一遍就完事,中午补一轮,傍晚再摸点芦荟胶,第二天人还能正常走路。
下海前别在沙滩上吃太撑,肚子里沉甸甸的,下水容易不舒服。
很多人玩一次就懂,前一天中午在海边撸串,晚上躺床上翻来覆去那种难受,记一辈子。
红花湖也值得说一句。
环湖一周十几公里,骑车最舒服。
租辆自行车,慢慢绕一圈,湖水在边上闪,人都不着急。
路边不时有一排排树挡着太阳,一脚一脚蹬过去,心里会冒出那种“是不是该考虑再来一次”小念头。
惠州这座城市,最妙的就是节奏不着急价钱不吓人东西不虚。
海有海的样子,老城有老城的味道,吃喝住行只要稍微前一天做做功课,少踩两三个坑,基本就是一趟高性价比休闲旅游。
说到底,省时省力省钱,很多时候就是两件事。
少一点凑热闹,多一点提前打听。
那下次出门,是不是也想试试这种慢一点、算计清楚一点的旅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