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在咱们十堰丹江口浪河镇的青莫村,深山老林里头,竟然藏着一座能装下一千五百号人的大电影院!这可不是吹牛,这地方最近可火了,被“四普”给新发现了,成了正经八百的文物。这电影院是当年三六零二工厂自己掏钱盖的,1979年就建成了,那会儿在咱这郧阳地区,可是头一份带双层看台的洋气影院。这地方不光是放电影的,更是工人们凑一块儿开会、搞庆祝的大礼堂,热闹着呢。
这电影院盖得是真气派,光占地面积就有两千六百平米。大门朝东,门前那三层大台阶,足有十八米长,走上去一步比一步高,那感觉,就跟当年大伙儿的文化生活一样,一天比一天有奔头。四根粗壮的水泥柱子撑着门脸,红砖砌的墙,看着就结实。走进去一看,那格局清清楚楚,东边是检票口,当年肯定挤满了等着看大片的人。中间和二楼是看台,西边是宽大的舞台,南北屋顶上还留着三个大通风口,夏天也不怕闷。这设计,放现在看也一点不落伍。
说起这电影院的故事,那可就多了。1985年9月10号,咱们国家第一个教师节,工厂就是在这儿开的庆祝大会。你想想,一千多号人聚在这礼堂里,为老师鼓掌,那场面,那掌声,得多带劲!这地方承载的,哪是几场电影啊,那是一代三线建设人的青春和热血。当年国家号召建设三线,一大批工厂就扎进了山沟沟里,生活苦不苦?苦!但精神文化生活不能落下。像这样的电影院,就是把城里的文化资源搬到了咱老百姓家门口,让工人们在辛苦劳动之余,也能享受光影的乐趣。
如今,电影早就不再放映了,座椅也撤了,整个剧场空荡荡的。可你站在这斑驳的红砖墙下,摸着这冰凉的柱子,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欢声笑语,看到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这不仅仅是一栋老房子,它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记录着父辈们那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通过“四普”,咱们保住的不仅是这座建筑,更是保住了一代人关于理想和奉献的宝贵记忆,这是咱们的文化根脉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