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彭玲
沧州的火锅鸡出圈了。
因为这份美食,沧州的文旅吆喝竟也是起口鲜香,带着整个城市也活色生香了许多。
一座城市令人流连,美景与美食缺一不可。
南通齐鲁,北连京津,千年大运河流淌过沧州,给了这座城市婉娫灵动的美。从高空俯瞰,运河像一条飘带,弯弯转转,转转折折,连通南北穿珠引玉。南川老街偎着运河,借着流水焕然身姿。朗吟楼、南川楼从古籍中复出,烘云托月拔地而起。两座楼配上一式的仿古亭阁,与古渡牌坊、百狮虹桥连缀成风情万种的网红街区,老街古味与灯笼烟霞交相辉映,从岸边望过去,楼阁牵连,锦绣相叠,赏心悦目。
借着清风美景,沧州风味的火锅鸡从街巷现身,端上了运河杨柳岸。
火锅鸡本非星级大餐,却成为沧州担得起色香味俱全美誉的特色佳肴。
南来北往客,携亲带友人,团团围坐,很快,一个老式铜锅摆上来,锅还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里面的鸡肉精瘦少脂,饱含精纯之蛋白,经过秘制煮炖,浸着红油,滚着椒香麻香,蒸腾着令人垂涎的香气,成为令人无法拒绝的热辣滚烫的诱惑。此时无需三推五让,只需大快朵颐。
夹起一块鸡肉,蘸上甜醋蒜泥,放入口中,未及细嚼,早已滚入喉中。麻辣得狠了,赶紧喝口啤酒或果汁,洗洗舌头,缓缓肠胃。
火锅鸡是要热吃的,因为热,麻辣鲜香的气味就像长了腿,打着旋在人群中窜,沾衣拂巾,久久不散。吃的人却浑然不觉,全然被肉的鲜与川椒的烈降服,沉沦其中,酣畅淋漓。
食至酣处,再涮几叶青蔬,荤素搭配,堪解浓腴。这铜锅不大,却是煮得开五湖四海。豆腐、青菜、宽粉、茼蒿、萝卜、冬瓜,想吃什么涮什么。如果想吃主食,那就来几角大饼,撕成块,放入浓郁醇厚的汤汁中,饼借汤势,翻滚沉淀,亦有了千回百转的滋味。
吃够了,借着夜风,赏赏南湖玉宇琼楼,观观运河星火。此际千灯照壁,天幕浩渺。如果能赶上一场武术展演,想必你会找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酣畅之感。
酒足饭饱只算是当时的餍足,过后才知道,火锅鸡最适合回味悠长。明明是当时吃得肚腹溜圆,可过上几个月,肠胃忽然就开始想念那种麻辣浸骨的滋味。上瘾,真的是上瘾。
这美食,借了蜀地的麻辣香,亦不埋没北地鸡的肉质鲜美,其真功夫,却在灶台上。我看过一位大厨炒制火锅鸡的过程,观之亦是愉悦心神。
锅中倒入底油,这是一锅的灵魂,放白糖,与油炒化,然后下姜末,然后下郫县豆瓣酱。待酱香溢出、姜末金黄,放入麻椒辣椒,麻椒青绿,圆润紧实,辣椒是干透的小朝天椒,红艳妖娆。此时,一锅底料,红油滚动,辣椒浮沉,红是红,黄是黄,譬如一场戏做足了前台锣鼓,单等主角登场了。
鸡块放入滚锅那一刻,霎时被椒油抚慰拥抱。大厨拎着勺不断翻炒,鸡肉金黄紧致的时候,放蚝油和黄酒,令油料、麻椒、辣椒与鸡肉丝滑交融。最后加开水,放入香料包,炖10分钟,差不多就肉嫩汤浓。
精选备料、匠心炒制、铜锅煮炖,流程大概都差不多,区别就是火候的掌握和作料的取舍。每位大厨都有自己秘而不宣的诀窍,那是在灶前经年累月烟熏火烤琢磨出来的,无法纳入教程。
火锅鸡为何食界出圈,又为何独具沧州特色,没有多少人说得出子丑。倒是位于沧州北面的青县,坦然地竖起了“火锅鸡从人和镇走来”的招牌。
京杭大运河向北穿越青县,青县人和镇村依水而居,一村老少多有以火锅鸡为生计者。
“火锅鸡是因运河而兴起的美食,人和镇村的火锅鸡制作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人和镇村党支部书记胡宗权一次次细数渊源,“清末,满族官兵在这里修建了兵营。他们喜欢在火锅中加入盐、辣椒等调料,涮蔬菜、鸡肉等,这便是火锅鸡的雏形。这里是水陆货物集散地,南人北人交汇,南方人爱吃辣,慢慢出现了麻辣味的火锅鸡,又经多少年对口味的调整和改善,这才有了火锅鸡的四处蔓延。”
现在,每天都有人到人和镇村学习火锅鸡的烹饪技艺,人和镇村民在麻辣滚烫的铜锅里,仿佛捞到了金钥匙,建起了“人和水上火锅城”,大红的条幅上明晃晃地写上了“火锅鸡发源地”字样。
火锅鸡携着运河的悠长流水,融着南北风味的麻辣鲜香,从青县走进沧州,又从沧州扬名,火热程度一时风头无两。
今年,沧州文旅以火锅鸡为引,大力推介城市风情,相关部门及时跟进出台火锅鸡地方规范标准,同时设立“火锅鸡美食节”笑脸唤客……小巧的“宝宝巴士”绘着“美食路线图”,穿行在沧州的街头巷尾,成为游客追寻麻辣鲜香的移动指南针。
借运河蓄力,以百年时光轻熬慢煮,在清风朗月中,沧州终为世人端出了一锅热腾腾、麻辣辣的运河风味。
这不仅是火锅鸡,这更是以武术的劲拔与杂技的精妙揉于城市骨血的沧州。
铜锅列阵,食客云集,这是火锅鸡的春天,亦是一座城的热情。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