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岭微谈 乡村行走

一夜之间,彬州罗店村柿子林红了,抵制不住诱惑,我也驱车前往罗店村,打卡漫山遍野的柿子林。
导航彬州罗店村,车上高速,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太峪收费站,64元过路费。因时间尚早,我们前往彬县中山街美食城吃了御面、肉夹馍等当地特色美食,感受不一样的人间烟火。之后又参观了开元寺塔,登塔俯瞰彬州城的全景。

大约十一点多,沿着312国道前行,过了泾河大桥,进入台塬地带,公路开始盘山,进入眼帘的是一棵棵柿子树,红彤彤的点缀在空山旷野之中,随着土塬渐次铺展,柿子的红在逐渐扩大。而这里还不是核心区,不要激动,继续前行。

沿山路行几公里,便到了核心区义门镇罗店村。因为周末,天气晴好,加之央视宣传,来的人真多,尽管还是上午十一点,路边已经停了许多车辆,人山人海的,犹如上集赶会一样,真是热闹。路边有引导牌,也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村上还专门开辟了停车场,供游人免费停车。
柿子是秋天的宠儿,不说别的,单就是那一树树的红,足以让人喜爱,火红火红的挂在枝头,像成千上万盏灯笼,照亮了许多游子回家的路。

记得小时候,柿子可以当粮食充饥,冬天里,父母将柿子摘下来挂在家里,或做成柿子饼挂在屋檐下,放学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就摘几个柿子抵挡饥饿。尤其是冬天漫长的夜晚,坐在火炉旁,在炉子上放一个不锈钢盆,里面放些水,再放几个软柿子,随着水温的升高,柿子也热起来了,到了冒热气的时候,估计柿子热了,取出来,剥掉上面一层薄薄的皮,放在嘴边吸溜一下,一股甘甜的柿子汁就下肚了。
看资料上说柿子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小时候年轻,吃多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与坏。

柿子多的吃不完的时候,父母就用做成柿子饼,柿子饼的市场价要远远高于柿子本身,但工序也比较麻烦,削皮,晒干,上霜,最少要四五道程序,到市场上可以卖到五六元钱,换零花钱,那也是一年农家人的收入。父亲说,柿饼是好东西,吃了可以涩肠、润肺、止血、和胃,因此每年市场销路都很好。
如今,柿子多的不值钱了,家门口的柿子也无人摘了,与罗店村的柿子一样,在树上经受着霜煞,风干,冰冻,最后自然落地。

当地人说,罗店村的柿子历史较长,拥有400多年的柿子种植史,村口有棵树龄600年的“柿树王”,见证了时光的流转。犹如富平曹村镇马家坡村的柿寿星一样,成为一道景观,你看它是一棵老柿树,却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述着村里的故事。
村里人还说,在明清时期,罗店村“骆驼驮柿子”的场景沿丝绸之路延伸至宁夏、内蒙古;上世纪70年代,这里的柿子还远销日本、朝鲜。如今,柿子不仅是村民的致富果实,更成为罗店村的文化象征,融入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漫步走在柿子林中,带给你的是无限震撼,举目望去,黑黢黢的枝桠虬曲苍劲,缀满火红的柿子,从高处俯瞰,整个台塬都沉浸在红色中,那样的热烈,那样的奔放,那样的甜蜜,柿柿如意,红红火火。

而在柿子林之下,是绿油油的麦苗,黄色的杂草,几种颜色搭配之间,衬托出的是一幅远山柿子图,这点点红色和满地嫩绿的麦苗为这黄土塬地增添一份深秋的精致。

这图画中,一个身着白色衣裙的少女,犹如仙女一般,从云端飘来,走在柿子林中,在白衣裙的映衬之下,柿子显得更加红,这画面有多美,你绞尽脑汁找词去形容吧!

林间多游人,他们与我一样,从几百公里之外奔赴来进行一场约会,怎能只说一个“好”字了得。拍照,拍视频,翘首弄姿,把最美的都留在罗店村柿子树下。
在罗店村,我们也遇到当地村民,他们都很热情的介绍村里的柿子,还让我们摘着吃,“不要钱,尽管吃!”多么朴实大方的语言,带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感动!

从罗店村返回,我们顺路参观了大佛寺,欣赏了精美的石窟艺术,大约五点钟返回,结束一天美好的旅行。
罗店村柿子将持续到11月底,这里无需门票,无需停车费,只有免费的美景、免费的柿子和热情好客的村民。
最后,说说到彬州罗店村柿子林的路线攻略:
一日游路线:西安 - 彬县中山街美食城—开元寺塔— 大佛寺—罗店村。
自驾路线:从西安出发,经福银高速至彬州市,再沿306省道向北即可到达罗店村,村内设有停车场。
公共交通路线:从西安北站乘坐高铁到彬州东站,车程约40分钟,再打车或乘坐乡镇中巴车前往罗店村,打车约20分钟。
停车信息:罗店村提供免费停车服务,车辆可直接开到柿林附近,既可以停在村口规划的专属免费停车场,也能停靠在柿林周边的大路边。另外,看到“柿乡义门”的牌子后,沿右手边路口的水泥路行驶500米就能到柿子园,下车后可直达游玩区域,十分便利。
乡村行走
走村串巷,所见所闻,所看所思,所照所写,散文游记,照片画图,与大家分享
2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