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桥之泰顺三条桥
编者按:认识一座桥梁,领略一处风景,读懂一篇历史。凝结先人智慧,跨越历史长河,讲述今古传奇。
唐代贞观年间,为了打通洲岭乡与垟溪乡的交通,人们在两乡交汇的泗水上建立了一座桥。这座桥用三条巨木跨溪为成,因此人们形象地将桥取名“三条桥”,此后一直沿用。
清道光年间,人们对三条桥进行重修,发现桥上有唐贞观年间旧瓦片。据《泰顺分疆录》记载:“此桥最古,长数十丈,上架屋,如虹,俯瞰溪水。旧渐就圯,道光间里人苏某独力重建,拆旧瓦,有贞观年号。”
无独有偶,1982年,人们在对三条桥廊屋进行翻瓦时,发现了南宋绍兴丁巳(1137)纪年瓦,可见三条桥在南宋时期进行过重修。
据说,在三条桥,还留下了一段优美的爱情邂逅故事。一次,一对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在桥上偶遇,双方一见如故。通过相遇、相识、相知阶段,双方不知不觉坠入爱河。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到了分别的时刻,双方约定某日在此欢聚,不见不散。
然到了约定的时间,少年苦等,从清晨到黄昏,再到繁星满天,终未能等待少女的出现。惆怅之余,少年在桥上留下一首《点绛唇》后,伤心离去……
点绛唇
常忆五月,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
今天的三条桥,朴实无华,安跨峡谷。这里度过多少人?发生过多少悲欢离合的往事?路过的古人早已几世轮回,而桥依然矗立,守望一方平安,静看云卷云舒。
【古桥简介】泰顺三条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洲岭乡与垟溪乡交界处。横跨泗水,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宋代绍兴丁巳(年1137年)重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是一座长26.63米,宽4米的单孔叠梁式木拱廊桥。有桥屋11间,柱头饰以蝶形莲花瓣拱座,采用榫卯结构建造,无钉锥连接。桥头挂着一块“威灵显赫”的古旧牌匾。
【导航路线】
自驾:可经 G15 沈海高速分水关出口下,经新 58 省道、泗溪镇到达廊桥文化园,再前往三条桥;也可经 G15 沈海高速景宁出口下,经 52 省道到泰顺县罗阳镇,再经新 58 省道、泗溪镇前往。
公共交通:从泰顺县城乘汽车至洲岭乡,泰顺到洲岭每天 8:00-14:30 共 4 班车,票价 13 元,车程约 2 小时。在看见标有 “三条桥” 的木牌后下车,沿着木牌指示的方向走下山的岔路,走到路的尽头,可看见一幢比较大的古民居,然后转向路左边的青石小路向下走大约 10 分钟,就可以看见三条桥。
【周边美食】
廊桥臭豆腐:外酥里嫩,独特的发酵香气与现炸的酥脆口感完美融合。
廊桥擂茶:选用本地青茶为底,加入芝麻、花生、核桃等果仁,用特制的木棒细细研磨,热水冲泡后,馥郁的茶香与坚果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是解乏的养生佳品。
板栗糯米饭:选用山中采摘的新鲜板栗,去皮后与糯米一同蒸煮,米粒晶莹剔透,栗子香甜绵密,米饭散发着淡淡的栗子清香。
【周边美景】
胡氏大院:位于泰顺县雪溪镇,是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之一,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人,本人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