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纪录片《珠江》热播出圈
以“四脉”串联起珠江的壮阔叙事
荧幕之外
珠江的魅力更待亲身体验
不妨就此来开启一场
“沿珠江,游越秀”的城市漫步
从百年商埠到现代地标
让我们循着珠江水脉
在越秀段
邂逅广府文化的精华
感受历史与时代的精彩碰撞
第一站
爱群大厦
爱群大酒店是广州第一幢钢框架结构的仿美国摩天式的高层建筑,也是1937-1967年期间华南地区最高的建筑物。开业时房间300个,作为当时广州高端酒店的天花板,以设备最新式、最完善、最豪华而著称,素有“南中国之冠”美誉。
在1984年,爱群大酒店顶楼加建旋转餐厅,凌空70米,是广州最早的旋转餐厅。2025年,爱群大酒店荣获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优秀品牌奖”、首批“粤地优品品鉴餐厅”(老字号)称号,是“食在广州”的代表之一。
第二站
永安堂
永安堂建于1937年,曾是“虎标万金油”的生产与经销中心。建筑采用经典骑楼形制,六层钟楼高耸,石材墙面与刚劲的线条,共同彰显出广州传统建筑的典雅与沉稳。如今,它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焕发新生。
图书馆1-3楼为少儿借阅空间,4-5楼是抗战木刻陈列馆、海丝永久展,6楼为花园书吧,打造集少儿阅读推广、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图书文创展售、咖啡简餐售卖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
第三站
广州华侨博物馆
广州华侨博物馆坐落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83号,馆址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仙门发电厂,该厂始建于1901年,是华南地区最早的火力发电厂。广州华侨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利用百年历史建筑建设的华侨专题博物馆,在展示历史的同时,自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是研究广州工业建筑历史的重要文物。
馆内展陈以“广州华侨与历史贡献”为主题,设立“华侨史话”“家国情怀”“情暖侨心”“记住乡愁”四个基本展厅,以及“五仙门发电厂的故事”专题展厅,全方位展示广府华侨华人的突出贡献。
第四站
海珠广场
海珠广场坐落于广州城市近代中轴线与珠江滨江景观带交汇处,始建于1953年,是广州第一座城市滨江广场,因地处海珠桥北侧和昔日海珠石东侧,得名“海珠广场”。在1963年和1986年,海珠广场先后以“珠海丹心”和“珠海晴波”之名入选“羊城八景”。
华侨大厦(1957年建,今名华厦大酒店)、广州宾馆(1968年建,老广州人惯称为“27层”)、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1959年建,今名海印缤缤广场)、谊园(1959年建,今改为星寰国际商业中心)等重要会展及酒店建筑环列于海珠广场外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海珠广场不仅是广州、也是全国著名的对外贸易中心。
第五站
天字码头
天字码头,是广州最早的专供泊船的一个码头,也是广州市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珠江轮渡码头。明代起,珠江缩窄,商船在此装卸货物,茶叶、瓷器远销海外,海外奇珍由此登陆,它既是地理“龙头”,更是商脉枢纽。
天字码头是珠江日夜游众多航线的起点。如今的珠江游,融合了美食、表演等多样活动场景,让游客在两岸旖旎的风光里尽情畅享一场集视觉、味觉、听觉于一体的文旅盛宴,深度领略广州独特的魅力与风情。

图源“天字码头珠江夜游”微信公众号
第六站
大沙头码头
大沙头码头,中国第一架国产战斗机曾在这里起飞,这里一度被称为“水上的白云机场”,也担当过广州水陆空交通枢纽的角色,如今是广州珠江游最大的综合性码头、广州旅游的集散地之一。
第七站
东山湖公园
位于珠江北岸的东山湖公园,是越秀区一座集生态涵养、休闲游憩与蓄洪排涝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这里水清岸绿,环境清雅,是越秀绿色生态的一张名片。
公园历史悠久,景致秀美。近年来持续推进“古树公园”与“小微湿地”示范建设,致力打造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它不仅是一片城市绿洲,更承载着越秀街坊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变向往。
第八站
二沙岛
二沙岛坐落于广州市珠江河段,是由泥沙冲积而成的江心绿岛,总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四面江水环抱,江风轻拂,景致怡人。
作为广州重要的文化地标,岛上汇聚了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广东华侨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建筑,艺术氛围浓厚。岛上公园遍布,绿意葱茏,广州发展公园、二沙岛艺术公园、传祺公园等串联成片。宽阔的草坪成为市民露营、野餐的热门去处,是都市人远离喧嚣、享受慢生活的理想之地。
2025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现场
珠江潮涌千年,文脉商脉相续
从爱群大厦的摩登传奇
到二沙岛的艺术绿洲
沿江漫步
所见的每一处地标
都是珠江故事的生动注脚
今日珠江畔,期待您亲临
与千年城脉同频共振
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往期
部分摄影:董俊毅、欧广傑、黄剑
编辑:周媛
校对:张龄丹、龚湘怡
责编:蒋锦彤
编审:詹苹苹
签发:刘荣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