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18岁的少年挑战6000米级雪山,出发仅一天遭遇高反,然而领队并没有第一时间叫救援,他最终能否顺利脱险呢?这便是发生在今年10月的金银山遇险事件。
金银山是贡嘎山系最南端的6000米级独立山峰,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境内,毗邻贡嘎主峰南侧,海拔6410米,攀登难度属于进阶技术型雪山。攀登全程包含森林、牧场等景观,但同时也面临着碎石坡、冰壁、雪坡、冰裂缝等复杂路面,部分路段坡度高达70度以上,从起点海拔1500米,到顶峰6410米,垂直爬升高达近5000米,需掌握冰川行进、冰壁攀爬等技能,携带冰抓、冰镐等专业设备。
并且由于海拔过高,非常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山上天气多变,可能引发暴风雪等极端天气,这些都是徒步攀登金银山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从攀登者身体素质到装备再到制定的攀登计划等等,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都将带来不可挽回的结局。
此次事件中的男孩小麦年仅17岁,还是一个高中生,平时热爱户外运动,参加过田径比赛,也喜欢攀登,曾攀登过多个2000米到3000米的山峰,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有了一定户外攀登经验,此次小麦攀登金银山,是为了在18岁成年之前,完成6000米级攀登,刷新自己的记录,当做是送给自己的礼物。
此次小麦随驴友团一起,在领队的带领下,计划以草科乡为起点,经过海拔2700米的子干沟沿河谷上行到3700米的大本营,这部分属于初始适应阶段,累计爬升1000米,后半段进入开阔的河谷,沿途有多个营地,但海拔将从3700米直升至6400米,最终完成冲顶,攀登行程约15公里,计划耗时5天四夜。
10月2日,小麦上身穿着黄色冲锋衣,下身登山裤,背着一个登山包,从山西来到四川甘孜与团队汇合,3日,小麦一行5人,从草科乡出发,一路穿过森林、灌木丛,跨过溪流,越过河谷,当天顺利抵达山下大本营,并在此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便出发往更高处行进,沿途又穿过了碎石坡、冰裂缝等复杂地区,消耗了不少体力,下午3点,他们顺利抵达c1营地,他们并没有停留,而是选择继续前进,并在晚上6点成功抵达c2营地,此时天色见晚,领队建议在这里休息一夜,第二天在继续向山顶冲刺。此时的小麦已经筋疲力尽,脸色有些苍白,但并没有感到身体不适,一行人搭建了两顶帐篷,在吃过晚饭后,很快便入睡了,直到10月5日早上,其他人已经陆续醒来,来到帐篷外集合,此时他们发现,小麦却迟迟没有出来,呼喊也没有得到回应,察觉到异样的队员赶紧走进帐篷查看,发现小麦躺在帐篷里已经意识模糊,嘴角抽搐无法说话,其他人无论怎么叫都叫不醒他,明显小麦陷入了严重高反。
但是此时领队并没有第一时间找救援,而是带着两名队员继续冲顶,剩下一人则留在帐篷中协作照看他,等成功登顶后,再回来找救援。留下的队员也没有对小麦进行紧急救助,导致小麦后续症状加剧,并出现了幻觉,这才赶紧呼叫救援。上午十点,另一只登顶后下撤路过c2营地的登山队,发现帐篷外有人聚集,赶紧上前查看状况,发现躺在帐篷中高反严重的小麦,于是紧急给小麦喂了葡萄糖和可乐,然后拿氧气输氧,并联系了其他救援队,在通过手势交流确认小麦需要救援意愿后,将小麦安全带下了山,救援费用6万元。
最终小麦并没有如常所愿完成这次攀登,好在幸运的是,他在严重高反下最终获救。但幸运只是不可复制的偶然,而非用生命冒险的借口,真正的户外安全,关键在于正视风险,充分做好准备,绝不高估自身能力,也不低估环境变数,始终怀着一颗敬畏自然的心,只有这样,才能既不辜负山川湖海的邀约,也能守住平安归来的承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