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来宾高楼上,朝霞中的河流宛如一条碧玉腰带,将两岸的楼房轻轻系在一起。清风拂过,带着湿润的水汽与草木清香,恍惚间,我又看见了童年记忆里那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
红水河的清晨总带着变幻的诗意,薄雾笼罩的河面泛着淡金色涟漪,倒映着喀斯特峰丛的剪影,仿佛天地倒置的画卷。这条母亲河不仅滋养着两岸生灵,更孕育了璀璨的骆越文明。河畔的铜鼓文化已延续两千余年,鼓面上太阳纹与蛙纹的交织,诉说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
如今的母亲河更显灵秀。生态治理让浑浊的河水重现澄碧,消失多年的蓝刀鱼群重新跃动于清流。沿岸建起的生态观测站里,孩子们通过VR设备观察水下鱼群,数字技术让古老的"人神共渡"传说焕发新生。
这流淌了千万年的红水河,始终以她特有的韵律,讲述着桂中大地的故事。此刻凭栏远眺的我,都在这条母亲河的臂弯里,找到了永恒的归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