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途西昌袁家山,沁入心扉的乡野泥土香,在记忆的长河中难以抹去,五十多年前夕阳西下的暮时景象,如同一幅色彩斑斓且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画卷,深深镌刻在我的心间。那一日,我怀着一份悠然与闲适,从川新启程,迈着轻松的步伐朝着袁家山走去,就是想去看一看夕阳下的田园风光。
彼时,夕阳宛如一个巨大而柔和的火球,缓缓地向地平线坠去,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绚烂的橙红色。余晖洒落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前行,道路两旁是广袤无垠的稻田。农民们正忙碌地在田里收割稻子,他们弯着腰,手中的镰刀有节奏地挥舞着,将一株株饱满的稻穗收入囊中。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那洋溢在脸上的丰收喜悦却无法掩饰。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而坚毅,仿佛是大地的守护者,用自己的辛勤劳作诠释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许。
走着走着,一座座古朴的农舍映入我的眼帘。这些农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稻田之间,多是用青砖和黄泥砌成,屋顶覆盖着黑色的瓦片。岁月在它们的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却丝毫没有掩盖它们的质朴与温馨。农舍的周围,几棵槐树静静地伫立着,枝叶繁茂,宛如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农舍遮挡着夏日的骄阳。微风轻轻拂过,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而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更是为这幅乡村画卷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炊烟从农舍的烟囱中缓缓飘出,在夕阳的余晖中袅袅婷婷,似一条轻盈的丝带,在半空中翩翩起舞。它带着饭菜的香气,带着家的温暖,悠悠地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不禁心生一种归属感。
田埂上,盛开着各色不知名的野花。它们或红、或黄、或紫,色彩斑斓,如同大自然随意洒落的宝石。有的花瓣娇嫩欲滴,宛如少女羞涩的脸颊;有的花朵则昂首挺立,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姿态。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淡雅的花香,引得蝴蝶和蜜蜂在其间穿梭飞舞,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沿着田埂继续前行,便能听到沟渠里哗哗流淌的水声。沟渠里的水清澈见底,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点点银光。水流潺潺,仿佛是一首欢快的乐曲,演奏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我蹲下身来,用手轻轻触摸着那清凉的溪水,感受着它从指尖滑过的细腻触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宁静与惬意。
就在那一刻,我才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空气中泥土的芬芳是什么感觉。那是一种混合着稻谷的清香、野花的芬芳和泥土本身质朴气息的独特味道。它是那么的醇厚,那么的真实,让我陶醉其中。以前,我只是在诗歌里读到过关于泥土芬芳的句子,总以为那不过是诗人笔下的浪漫想象。然而,当这种芬芳实实在在地萦绕在我的鼻尖时,我才明白,那是大自然最纯粹、最本真的馈赠。
这一路从川新到袁家山的漫步,如同一场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我在这片乡村的土地上,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与美好,感受到了岁月的宁静与悠长。那夕阳、那稻田、那农舍、那炊烟、那野花,还有那泥土的芬芳,都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记忆,每当回忆起,都能让我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份心灵的慰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