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历史街区像穿越时光,能清晰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次参观考察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全新认识。
这里的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
这些先进的储能技术在菲律宾同样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11月17日
“2025中国—东盟周”
在福州开幕
连日来
“2025中国—东盟周”嘉宾
开启了福州探访之旅
他们被福州深深圈粉——
古巷里飘香的鱼丸、
智能工厂里舞动的机械臂、
交易所屏幕上跳跃的数字……
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福州
正以独特魅力征服每位来访者
01
穿越千年在古厝街巷遇见古今交融
18日下午
嘉宾先后走进
三坊七巷、烟台山历史风貌区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在三坊七巷
嘉宾们到访小黄楼和水榭戏台
“福州的古建筑保护得很好,走在历史街区像穿越时光,能清晰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接下来,我要品尝鱼丸、肉燕等美食,体验福州的烟火气。”泰国嘉宾林子淇此前曾游历中国多座城市,此次首次来到福州,让她印象深刻。谈及中泰交流合作,林子淇说,“中泰一家亲”深入人心,希望两国加强各领域协作。
离开三坊七巷
嘉宾们来到烟台山
这里兼具中西方建筑特色,搭配自然生态之美,吸引力十足。深秋时节,景区的古银杏叶片渐渐飘落,如“金色雨”般呈现诗意景致。越南嘉宾陈光兴不停地用相机记录美景,“烟台山很有趣,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自然活力,这里的氛围让人放松。”
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嘉宾们驻足展厅
一边聆听讲解,一边观看展板、文物
了解中国船政学堂创办背景
和船政教育历史
3D动画生动呈现了
中国船政的历史
与近现代造船业的兴起与发展
嘉宾们看得入神
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纳拉里亚·索普拉托参观完展馆,深有感触地说:“参观让我深有感触,船政精神的核心就是开放与创新。它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或地区,唯有开放,才能充满活力、走向繁荣。这与中国和东盟当前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选择不谋而合。”
现场,担任印尼外交政策组高级专家的陈姝伶不时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流。她2006年曾在福建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学习。她坦言,作为一名曾在福州求学的“老朋友”,这次参观考察让她对这片土地有了全新认识。“我要向印尼的朋友积极宣传船政文化。船政的历史告诉我们,面向海洋就是面向未来,重视科技与教育才能赢得发展。”
02
蓝色经济一条鱼游出的国际大生意
18日下午
嘉宾来到位于马尾的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参观考察
在实时跳动的交易大屏前
嘉宾们驻足良久,频频发问
现场工作人员逐一解答
气氛热烈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成立于2015年
是全球首家以海产品为主题的涉外交易所
本届中国—东盟周期间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
跨境业务正式开通
采用“线上交易、线下交收、
人民币结算”模式
将显著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
海洋经济合作效率
嘉宾们参观的展厅面积约270平方米
由四个篇章组成
前两个篇章分别围绕
“世代友好”“情谊长存”展开
回溯了中国与东盟各国
自古以来的交往
以及福州近年来的发展历程
后两个篇章分别介绍
东盟海交所的平台功能和近远期目标
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纳拉里亚·索普拉托是首次来到福建,却对这里充满惊喜。“‘2025中国—东盟周’开幕式的线上观看量突破900万人次,让我看到了福建与东盟合作的巨大影响力!”他认真观看展板,了解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的成立过程以及成立后发挥的作用。在展厅的“首届东盟周”照片前,他感慨地说:“从东盟自贸区1.0版到如今的3.0版,中国和东盟国家不仅在贸易往来上提质增效,也在人员往来中加密频次,期待未来进一步推动双方青少年互访、留学交流,让东盟与中国的友谊在下一代心中扎根。”
记者注意到
此次参观也是嘉宾们考察合作的良机
实时交易大屏前的“头脑风暴”
让数字贸易新走廊风光无限
“海产品怎么进口?需要哪些材料?”“买卖双方只需通过注册平台,在平台获取产品信息实现快速匹配,东盟海交所将提供交易、结算、金融、仓储、物流、报关等一站式服务。”工作人员说。当讲解员说到平台向全球开放,东盟海交所已构建覆盖鲜活海产、加工品等八大类350余种产品的体系,未来还将设立印尼、越南等交易分中心时,嘉宾们露出了期许的神情。
作为印尼最大工业园区的代表,印尼贾巴贝卡集团顾问袁飞在参观中提到,印尼华侨华人多,中印尼经贸交流空间巨大。“我的老家在四川,2004年起到印尼发展。”袁飞说,他所在的贾巴贝卡集团见证了中国与东盟从“贸易互通”走向“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历程,深感打破信息壁垒,从深化交流到扩大贸易,再到增加投资给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带来的利好。
03
两国双园中印尼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作为“一带一路”新旗舰项目
中印尼“两国双园”正朝着
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载体、
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重要纽带、
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分工合作重要平台
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投资重要通道的目标加速迈进
当天,嘉宾们走进位于福清的
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
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
参观中印尼“两国双园”规划展示馆
和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
胜田食品作为园区的核心企业之一,形成了以海洋健康食品为核心,集养殖、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他们与印尼三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印尼打造“全球(印尼)海洋渔业中心”,推动两国海洋渔业的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
一路走,一路看,印尼根塔拉研究院战略传播与研究总监陈姝伶倍感亲近。“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两国双园’中方园区了,和上次相比,这次我看到园区有了更大的提升。提升不仅体现在体量和规模上,更体现在技术水平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期待未来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
04
“智”造未来
这些福州“黑科技”出圈
19日
嘉宾深入福州重点企业、产业园区一线
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考察交流
他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议
亲身触摸着福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共同探寻中国与东盟国家广阔合作空间
在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展厅
一面跳动着开机率、产能、
销售额等数据的大屏幕
率先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
这家集化工、化纤及新材料于一体的
大型高新技术企业
销售网络已覆盖国内外主要市场
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等
十几个国家与地区
当嘉宾们走进永荣股份
纺丝五期项目车间时
眼前的景象更令人印象深刻
这里并非传统纺织业中人头攒动的画面
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
高效运转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
据介绍
项目采用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
配套全球领先设备
实现了自动落筒、自动搬运、
自动包装等自动化流程
生动诠释了“福州智造”的硬核实力
“中国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我们了解到永荣股份在马来西亚也有布局业务,而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也是马来西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鼓励更多工厂迈向自动化生产。”马来西亚旅游、文化和艺术部副秘书长苏仁德伦表示。
随后,嘉宾们来到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企业可为客户提供
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工商业储能、
大型电力储能、智能家储系统、
便携式电源等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并通过运用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储能产业赋能
致力于构建智慧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
及智慧能源交易平台
值得一提的还有,时代星云自主研发的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集成技术能力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在核心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菲律宾中华总商会巴拉望分会会长林少扬在详细了解后,立刻看到了与家乡需求的契合点。“这些先进的储能技术在菲律宾同样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他充满期待地表示,“希望能够与像时代星云这样的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
嘉宾们还前往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见证了他们在一块玻璃上施展的各种“魔法”。“这是一块镀膜隔热的前挡玻璃,通过镀膜工艺隔绝红外线和紫外线”“这是一块镀膜加热的前挡玻璃,通过镀膜工艺使玻璃具备加热的功能,可以除雾除霜”“这是玻璃天线,可以取代外置天线,为电子设备提供信号”……“我们也很希望这些先进的技术能够帮助印尼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印尼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韩普迪说。
正如嘉宾所说:
“每一次来,都能看到新突破。
这就是福州速度,
这就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奔赴!
福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福州日报记者组
编辑 林欢 王婧
审核 欧阳进权
监制 范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