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十月开启了宝鸡市麟游县的探寻之旅,这次主要目的地是隋唐九成宫遗址及相关皇家石窟造像等内容。我们常常追逐热门景点的繁华,却容易忽略那些隐匿在角落的小众宝藏。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进一处鲜为人知却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 —— 宝鸡麟游县麟溪桥石窟,一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慈善寺1号石窟
我的上一篇文章介绍了慈善寺石窟:藏在麟游山谷里的隋唐秘宝!慈善寺石窟:皇家香火绕佛千年。欢迎批评指正。
麟溪桥石窟示意图
从西安出发开车大约2个小时就到达我们此行的目的地:麟溪桥石窟。但是导航是没有这个地方的,需要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才能看到。其实我们导航老城城隍庙,会路过这里。在三栋黄色楼房陕西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的西边大院就是了。
木器厂大门,远处的崖壁全是石窟造像
但是要近距离观赏精美石窟造像需要进入已经废弃的木器厂。好在大门直接开着,而且可以将车子停放在里面。
荒置厂区里的文保印记
终于走进了那片荒置的厂区,今夏连绵的雨水让这里荒草丛生。四周寂静,唯有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就在厂区之中,一座文保碑静静伫立,上面的字迹虽经岁月侵蚀,却依然坚定地宣告着麟溪桥石窟的不凡身份。
就在厂区之中,一座文保碑静静伫立:麟溪桥石窟,省保单位
继续走进简易围栏,抬眼望去,崖壁之上,20 余龛摩崖造像错落分布,它们虽无洞窟的庇护,却在千年的风雨中顽强地保存下来。我们在到达这里时,下午4点半,阳光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师,洒在崖壁的造像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每一尊佛像的面部表情、衣纹褶皱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崖壁之上,20 余龛摩崖造像错落分布:正面最大的石窟
细节见真章:重点龛像赏析
这些造像有着典型的唐代风格,佛像体态饱满壮硕,面相丰满方阔,跏趺而坐,神态安详;菩萨则站姿婀娜,身姿轻盈,衣袂飘飘,仿佛随时都会从石壁上走下来。
崖壁之上,20 余龛摩崖造像错落分布:东侧石窟
东侧石窟造像它们有的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组合,有的则是一佛二菩萨,每一尊造像都雕刻得细致入微。这些造像,没有留下供养人的题记,或许曾经有过的墨书题记早已被千年的雨水冲刷殆尽。
一佛二菩萨的组合
一佛二菩萨,主佛头像及部分身体残缺
下图左侧是一尊等身观音菩萨像,身体微微弯曲,左臂自然下垂,轻扶衣襟,动作优雅而温柔;右臂上扬,手中的杨柳枝随时准备洒下甘露,润泽世间万物。
双窟造像,左边位等身观音菩萨立像
上图右边紧邻观音像的,是另一龛较大的造像。这龛造像内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呈立姿。方形龛上部那几个并不起眼的安装孔,揭示了这里曾经有过窟檐。想象一下,在遥远的过去,这座佛龛在窟檐的庇护下,免受风雨的侵蚀,香烟袅袅,信徒们虔诚地跪拜祈福,是何等的庄严神圣。
脚下并没有路,有些杂草高度甚至超过了我们的身高。步履艰难中转到了西侧的石窟前。岩洞被火烧烟熏的痕迹非常重。西边的石窟比较少,有几个石刻的题记。
好像石窟有被破坏的痕迹
石匠孙友?,薛景?,还有曾经是窟檐的柱脚洞
斜阳刚好洒在了这个大窟的东壁上
斜阳此刻刚好将西侧的这个大窟东壁照的明亮异常。只见一通碑刻在阳光下露出真容。虽然年号已崩落,仅余 “…… 年九月十六”,但从残存的文字内容中,我们仍能推测这是一方游记。
一方游记碑刻
或许在某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位文人墨客来到此处,被眼前的美景与庄严的造像所打动,于是挥笔写下了这篇游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方题记虽残缺不全,却为研究古代文人与石窟的关联留下了珍贵的线索,让我们得以透过历史的缝隙,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
离开前转身再看一眼麟溪桥石窟的全貌
麟溪桥石窟静静地坐落在麟游县城近郊,与大名鼎鼎的九成宫遗址、慈善寺石窟等历史遗迹相依相伴,共同勾勒出麟游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版图。它虽没有龙门石窟的磅礴大气,也不及云冈石窟的声名远扬,但却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在陕西乃至全国的石窟艺术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