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讲解红色文化,要让历史细节触手可及。”站在谷文昌纪念馆的老照片墙前,西藏边坝县文旅讲解员一边记录一边感慨。
近日,由闽十一援边坝工作组、边坝县文旅局组织开展的边坝县文旅兼职讲解员培训在漳州圆满落幕,来自雪域高原的16名讲解员将带着“漳州经验”与实操技能回到工作岗位,为边坝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
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重点打造“海洋蓝、生态绿、土楼韵、古城风、闽南红”五大文旅带,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在文旅资源活化、讲解员队伍建设、特色文旅IP打造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这也是培训地点选在漳州的核心原因。
“既要夯实专业基础,也要注重现场沉浸式学习。”闽十一援边坝工作组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采用“理论学习+户外教学”双线模式进行,让讲解员们在掌握“内功”的同时,实地感受漳州文旅的魅力与活力。
在理论课堂上,漳州市文旅行业专家、资深讲解员等围绕“宣讲员职责意识与素养提升”“故事化宣讲技巧”“宣讲台风与礼仪”等主题授课,结合漳州古城、谷文昌先进事迹等本地案例,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将地方特色转化为生动的讲解内容。
在户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的参观学习让讲解员们收获满满。在漳州古城,听当地的讲解员讲述古城保护与商业活化的“漳州故事”,学习如何在讲解中平衡历史文化与游客体验;走进林语堂纪念馆,在“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氛围里,感悟名人文化IP的打造思路,思考如何挖掘边坝本地名人与文化符号的价值;抵达东山岛,谷文昌纪念馆内的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实物,让他们深刻理解“为民、务实、担当”的精神内涵,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讲解与传播技巧;而澳角村的海洋文化、云霄向东渠的奋斗事迹、台商投资区的发展活力,更能让他们拓宽文旅发展的视野,找到“文旅+产业”的融合方向。
“带着学到的本领回去,要让更多人读懂边坝的美。” 培训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的发言道出了全体讲解员的心声。此次培训结束后,边坝文旅讲解员们将带着学到的“漳州经验”回到家乡,把漳州的文旅发展思路、讲解技巧融入日常工作,让更多游客通过他们的讲解,读懂边坝的雪山之美、藏文化之韵。
此次培训是闽藏协作、对口援藏的生动实践。这场跨越山海的培训,将成为漳州与边坝深化文旅协作的新起点,为两地后续开展文旅资源互推、客源互送、文化互鉴奠定坚实基础。(漳州融媒记者 郑斯楠 通讯员 洪艺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