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缭绕,奇石若隐,这座184米的“海南第一山”在雨后美得不可方物
今日早晨万宁一场急雨刚停,我临时起意前往东山岭。本以为雨天登山并非良策,谁知这番雨却赠我一个仙境般的东山岭。
站在山脚仰望,整座山笼罩在薄雾中,雨后的空气清新湿润,夹杂着泥土和植物的芬芳。此时的东山岭,不再是晴日里一目了然的旅游景点,而是一幅水墨浸润的山水画卷。
雨中东山岭,邂逅海南第一山的历史底蕴
东山岭古称“笔架山”,因三峰并峙,形似笔架而得名。虽然海拔仅184米,但它却以“海南第一山”的名号闻名遐迩。
这并非因为它的高度,而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自唐代起,这里便是文人墨客的打卡地,山上留有大量摩崖石刻。
“东山再起”的传说更让这座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相传南宋名相李纲贬谪海南时曾登临此山,后得朝廷召回,使“东山”被赋予了“逆境重生”的寓意。
明代以后,东山岭更被推崇为“琼崖第一山”。
雨中东山岭,云雾缭绕,翠色欲滴。明代进士廖纪所题的“东山耸翠”摩崖石刻,在雨水浸润下更显苍劲有力。
每一处石刻都记录着历史名人与这座山的渊源,令人不禁感叹这座小小山岭所承载的厚重文化。
雨中山行,别样诗意体验
我选择从“云路初阶”开始登山。石阶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两旁树木绿得发亮,叶片上的水珠晶莹剔透。沿途奇石因雨水浸润而颜色加深,与苔藓、地衣构成丰富的色彩层次。
“七峡巢云”的景色在雨后达到极致——林荫蔽日,峡间深苍翠霭,岩隙山泉叮咚,滴水涓涓。细雨再次飘洒时,雾气从谷底缓缓升起,缠绕在山峰之间。
继续前行,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奇石。“仙舟系缆”是一块船形巨石,传说八仙过海时铁拐李醉酒坠船,仙舟化为山石。站在“正笏凌霄”处,但见一亭亭巨石直逼霄汉,宛如仙人丢下的玉笏。
雨中的东山岭,是一幅水墨浸润的山水画卷,也是一首流动的诗。
佛教圣地,雨雾中更显庄严
沿着湿漉漉的石阶继续向上,潮音寺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这座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李纲而修建的寺庙,是东山岭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潮音寺始建于南宋,是海南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寺名取自“潮水梵音”。雨中的潮音寺,香火气息与湿润空气混合,伴随着檐角滴答的雨声,更显肃穆庄严。
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与观音,还有一段神奇的中泰佛缘故事——泰国韩扬元大师曾铸赠释迦摩尼金身大佛安置于此。
站在寺前的“瑶台望海”处,一巨石平缓地伸出悬崖,形似瑶台,瑶台上建有一座望海亭。此时山下水汽氤氲,万宁市区的建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若海市蜃楼。
东山岭的宗教文化丰富多元,既有潮音寺、东灵寺等佛教寺庙,也有道教遗迹如“蓬莱仙窟”。这种佛道交融的宗教文化,让这座山岳更添灵性。
奇石秘境,探寻东山岭的自然奇观
东山岭素有“东山八景”之称,除了之前提到的“七峡巢云”、“仙舟系缆”、“正笏凌霄”和“瑶台望海”外,还有“蓬莱香窟”、“碧水环龙”、“海眼流丹”和“冠盖飞霞”等景点。
“海眼流丹”位于东灵寺东侧,在古木葱茏的幽谷中,有一天然泉眼,涓涓细流终年流淌。传说这泉眼来自南海龙宫,滂沱大雨不淹溢,久旱岁月不枯竭。
“冠盖飞霞”位于东山第一峰巅,两块巨石叠成儒巾状,云遮雾障,彩云飞舞。登临海峰亭,有飘渺太空腾云驾雾之感,古万州胜景尽收眼底。
电视剧《红楼梦》片头中那块神姿仙态的“飞来石”,就在东山岭上。而“一线天”处的风动石,重达百余吨,能在海风的吹拂和人力的推摇下产生晃动,堪称自然奇观。
雨后的这些奇石景观,因雾气的点缀而更显神秘莫测。
东山三绝,雨后天晴的味觉犒赏
下山后,我来到山脚下的农家乐,品尝了著名的“东山岭三绝”:龙泉水、鹧鸪茶和东山羊。
店老板告诉我,雨后的龙泉水更加清冽甘甜;热乎乎的鹧鸪茶历来被誉为“灵芝草”,是驱散寒气的绝佳饮品。而东山羊因长期食用鹧鸪茶等稀有草木,肉质毫无腥膻,鲜美可口。
东山羊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体壮肉嫩,肉薄膘少。其肉质优良,脂肪分布均匀,皮嫩肉厚,具有肥而不腻,气味芳香,汤味浓稠乳白等特点,备受食客喜爱。
在微凉的雨后,品尝这些特色美食,感受从内到外的温暖和满足。此外,万宁的和乐蟹、东山烙饼等美食也不容错过。
雨后的东山岭让我明白,有些美景,唯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展现。这座海拔仅184米的小山,在雨水的洗礼下,展现出不愧于“海南第一山”称号的景色。
如果你也来到万宁,不妨选择一个雨后的日子,来东山岭走一走,相信你也会被这份神秘与宁静深深吸引。
#万宁#海南旅游景点#海南自贸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