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些残疾人出游,需要有人陪同,不过,景区对残疾人陪同人员的票务政策却“分化明显”:有些景区明确“重度残疾人可携带1名陪护人员免票”,也有不少景区执行“只免本人、不免陪同”的规定,这让需专人照护的重度残疾人陷入想出游却难成行的困境。
残疾人盼政策落地减少出行负担,景区愁经营压力与“蹭票”风险难平衡,当法律条文的原则性规定遇上景区运营的现实难题,这场关乎特殊群体的出行权益该如何找到平衡?
安徽的陈先生是肢体二级残疾,常年依赖轮椅出行。他的爱人孙女士坦言,独自一人带着丈夫出游不现实。
孙女士表示:“挺难的,这个时候要看残疾状况,如果很严重的话,像我家这种情况我就搞不了,至少要有两名(陪同人员)。(状况)轻一点,比如有的人不需要轮椅的,拿个拐杖可以走的,这种情况下一个家人可能可以。”
记者以游客的身份咨询了几处景点,得到的回复也不相同。
记者:家里有残疾人,陪同人员的门票是怎么收费的?
景点1:可以陪同一位。
记者:残疾人想去的话免票是吧?
景点2:残疾人本人免票,陪护的话现在都不免票,以前是免票的,新政策下来就不免票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残疾人进入景区时,陪同人员通常可以享受免费门票,但这一政策主要适用于重度残疾人,并且具体执行因景区和地区政策而异。
河南南阳老界岭营销部经理王俊博表示,目前景区针对残疾人执行免票政策,但陪同人员暂未被纳入免票范围。
王俊博说:“这个问题经常有人咨询,尤其是重度残疾的盲人游客,问能不能给陪同人员免门票。偶尔会有争议,有的游客觉得照顾残疾人是社会共识,陪同的人员应该免门票,但是景区目前没有相关政策,只能耐心解释,部分游客最后还是会放弃入园。”
吉林集安的鸭绿江国门景区允许重度残疾人携带一名陪护人员免费入园。“凡持有有效残疾证的残疾人士,均可享受景区门票免费入园政策,其中持有一级、二级残疾证的残疾人士,可额外携带一位陪护人员同行,陪护人员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对应残疾证,即可享受同等免门票入园待遇。”景区副经理王叙说。
山西朔州应县木塔景区的一位导游向记者坦言,日常接待中处理残疾人陪同票务时,常会遇到棘手问题。
该导游表示:“目前仅靠残疾证,很难精准判断部分游客的实际残疾重度等级和赔付刚需。比如有些游客证件标注的残疾等级与实际行动能力不符,部分非重度残疾人也提出陪护免票诉求,这让我们在现场灵活调整时难以把握尺度。政策统一化适配难,目前,山西省内不同景区对残疾人陪护人员的免票政策不统一,有的仅允许一名陪护免票,有的未设置陪护免票优惠,给景区政策解释和执行带来一定困扰。”
江西新余某度假村自正式营业以来,针对来景区游玩的重度残疾人,执行“可免除一位直系亲属陪护人员门票”的政策。但度假村运营经理彭青提到,虽然在门票收入上有减少,但影响不大,最困扰的问题出在资料审核上。
彭青说:“售票窗口的审核工作量会明显增加,尤其是在节假日客流高峰时,可能导致排队拥堵;还需要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引导残疾人及陪同人员入园,随时应对政策咨询和纠纷调解,一线服务压力会更大。希望政府能提供标准化的审核指引手册和线上核验工具,帮助我们快速确认残疾人等级和陪同人员资格,减少现场争议。建议多做一些政策宣传,让游客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能符合景区的审核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然而现实中,国内景区对残疾人陪同人员的票务政策缺乏统一标准,难以满足不同残疾群体的实际照护需求。
对此,安徽马鞍山市盲人协会主席倪正平表示,盲人出行高度依赖陪同人员的安全引领,但不少景区要求陪同人员自费购票,导致很多盲人朋友要么放弃出游,要么选择独自出行,进而面临安全风险。
倪正平介绍:“我和我身边的盲人朋友都有出行的意愿和想法,但是需要陪同,因为陪同就是我们的眼睛,给我们提供方便与安全引领。如果没有陪同,我们出行的意愿就会降低。我见到过有一些盲人遇到非常好的出行机会,由于主办单位要求陪同人员自费,盲人就放弃了陪同,他就一个人出行,安全风险就大大地提高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钟栎娜也持相似观点,她认为,从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的角度出发,景区为残疾人陪同人员提供免票政策是合理且必要的。
钟栎娜表示:“特别是一、二级的重度的和极重度的残疾人,他是不可能安全独立地去游览的,如果没有陪护,他的免票权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我们主张残疾人的免票是一定要和一名陪护人免票加在一起,陪护人主要实现的并不是游览的价值,他是帮助残疾人实现游览的权利,不是一个额外的福利。”
对于各地景区执行标准不一的现状,倪正平建议,景区可通过查验残疾证、现场评估照护需求等方式,制定差异化的陪同票政策。
倪正平说:“需要几名陪同人员不应该一刀切,应该根据他的残疾程度、残疾类别来确定,这样更科学、更人性化。比如盲人除了视力不好,其他功能正常的,可以有一名陪同人员;比如坐轮椅的,可以有两名陪同人员。陪同人员不要限制,可以是直系亲属,但不仅限于直系亲属,像我们有的时候出去陪同人员可能是残联的工作人员,也有可能是爱心人士、志愿者。”
钟栎娜指出,从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角度出发,景区应为其陪护人员提供免票政策;而当前存在的相关争议点与认知误区,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解决。
“我们如何去查验,比如残疾人的电子码,可以登记他的陪护人信息;一次的陪护,在一天之内可以有效,比如残疾人进去一次是可以的,第二天再进去或者是当天再进去可能不行的。因为公共交通对残疾人免费其实都是财政在补贴,文旅消费可以参考类似的逻辑或借鉴的方式。最后,个别的蹭票不能够作为收紧权力的理由,发现乱象依法举报和处理即可。”钟栎娜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