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集人文纪录片《珠江》
正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
引发广泛关注
现在
一起走进纪录片第5、6集
看看能不能找到
熟悉的越秀元素
第5集 东方码头
本集主要内容:珠江口的广州老码头是一座千年码头,更是一座千年商都。它的命脉在水脉,它的繁华在商脉,它的远方在文脉,两千多年来,这里的水脉、商脉、文脉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独特商业气质的城脉。在江海交汇的浪涌之间,广州是珠江文化的中心城市,读懂广州,也便读懂了珠江。
01五仙观
坡山古渡曾是广州城边一处重要的内港码头。早在晋代,坡山脚下便是珠江水岸,商船在此停靠,货物在此集散。它凭借繁荣的商贸,推动了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
明代,五仙观迁建至坡山之上,古渡的喧嚣渐渐沉淀为历史的记忆。
如今,在五仙观内,我们仍能看到“坡山古渡”遗址。那片裸露的“仙人拇迹”红砂岩,正是古珠江曾在此流淌的天然印记。

02五羊石像
在越秀山上,五羊衔穗的雕塑高高耸立,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羊石像高11米,由130块灰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居中的主羊口衔稻穗,昂首远眺,四只小羊环绕嬉戏,是广州的地标之一。
03怀圣寺光塔
唐代,位于中山六路附近的光塔码头是主要的内港。光塔是怀圣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灯塔。彼时塔周烟波浩渺,灯塔夜放光明,为万艘商船引航。它所在的位置靠近珠江,来来往往的中外商船在进入珠江或者离开珠江的时候,都可以看到这座光塔。
04天字码头
随着珠江水道变迁,广州古代码头大多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仍在使用的年代最久的码头就是天字码头。
在清朝,广州已设有专门为官员所用的码头,因为民船不能使用,所以老百姓叫它“天字第一码头”。
天字码头是珠江日夜游众多航线的起点。如今的珠江游,融合了美食、表演等多样活动场景,让游客在两岸旖旎的风光里尽情畅享一场集视觉、味觉、听觉于一体的文旅盛宴。
05北京路步行街
北京路,一头连着天字码头,一头连着历代广州署所在地,这条连线,就是广州的古老中轴线。
北京路是广州建城2200多年从未偏移、从未断代的城市中轴线,是全世界从古代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中轴线之一。
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于2002年经考古发掘 ,在距现地表3米以下的深度共发现唐、五代南汉、宋、明、民国五个历史时期共11层路面和古门楼遗址。该遗址的发现确证北京路是广州古城的传统中轴线。
06南越国宫署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埋藏着秦代到民国的历代遗迹遗物,表明这里不仅是南越国、南汉国的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的官衙所在地,是广州2200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在御花苑遗址,共有7个时代的重叠文化层,包括秦、南越国、东汉、晋、南朝、唐、宋时期的遗迹遗物。
07镇海楼
在越秀山顶,有一座五层楼的建筑——镇海楼,有着“岭南第一胜概”的美誉。
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五层楼阁,飞檐翘角,朱墙绿瓦,气度恢宏而又庄严稳重,格外壮丽夺目。
1950年,镇海楼正式改称广州博物馆,并沿用至今。馆内陈列的文物,无声诉说着广州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08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位于广州近代中轴线的中心,是广州市政府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公园,被誉为“广州第一公园”,同时也是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名园。
从隋唐至明清,公园所在地作为省级政府用地已有千年历史。
民国时期,人民公园是重要的文化与政治活动场所,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1924年3月8日,公园举办了中国近代首个大型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吸引各界广泛参与;1925年,广东省政府在此举行宣誓就职仪式。
09广州市政府大楼
上世纪20年代末,由于位于广卫路的广州市政府办公大楼已不敷应用,最终决定改在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的北部建设广州市府合署,以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广州城市中轴线。
1934年10月,广州市府合署第一期竣工,是民国广州继中山纪念堂后,又一座仿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建筑精品。在1949年后,更名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建筑一直沿用至今。
10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越秀山南麓,为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造。
这是一座八角形的古宫殿式建筑,堂顶镶盖着宝蓝色的琉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层,层层飞檐出卷,是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更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完美结合的典范。
第6集 广交天下
本集主要内容:广交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展示了中国形象和发展成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和标志。
01中苏友好大厦
1957年4月2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中苏友好大厦举办,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开端,也为广州的商贸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中苏友好大厦由著名建筑师林克明主持设计,于1955年建成,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是新中国四座“苏式”展览馆之一。
02侨光路陈列馆
1958年4月15日,第3届广交会在新建成的海珠广场西面侨光路2号的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举行,这是广交会第一次迁址。
侨光路陈列馆楼高5层,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展馆使用面积1.3万平方米。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为陈列馆题写馆名。侨光路陈列馆曾举办第3届至第5届广交会,如今这里已成为一间酒楼。
03起义路陈列馆
1958年,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在起义路1号兴建。1959年11月1日,第6届广交会在此举行,成为广交会的新会场。这是广交会第二次迁址。从1959年至1974年,这里共经历29届交易会。
如今,场馆经过重新装修后,变身为海印缤缤广场,内设商场、写字楼、商务中心、餐厅、停车场等功能区域,是一座具有现代化、综合化、多功能的商贸大厦。
04流花路展馆
1974年4月15日,第35届广交会在流花路117号新建成的展馆举行,该馆在原中苏友好大厦的基础上扩建而成。这是广交会第三次迁址,第35届至第103届广交会在此举行。
流花路展馆在完成历史使命后,变身为广州流花展贸中心,成为集中小型专业展会、时尚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中心。
05粤纺大厦
小北路粤纺大厦附近,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中国出口的第一条牛仔裤就来自这里。
这条牛仔裤看起来款式普通,但在当时它采用了创新性的水洗技术,不会缩水。在1978年广交会开展的第一天,美国的采购商就相中了这批新产品,并且立刻下了1万打的订单。
《珠江》于11月9日起
每天20时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将持续播放到11月16日
11月22日起
广州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
将跟进播出
接下来
我们将持续带大家“云”赏《珠江》
探寻纪录片背后的越秀风情
敬请期待!
来 源:央视频、“广州越秀发布”往期
编辑:董俊毅
校对:张龄丹、龚湘怡
责编:蒋锦彤
编审:詹苹苹
签发:刘荣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