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是星期六,天气晴好,有北风,有点冷。早早吃过早饭,骑车50里到韩集镇赵堂行政村大傅庄探访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旧址。
在S251省道赵堂村村牌下路,向西穿过吴庄、赵堂即到了大傅庄。路北村碑记录着村的由来。
赵堂小学
赵堂村店铺门头都是“红色韩集,吴起故里”
大傅庄村碑
大傅庄位于曹县城西北24.9千米,韩集镇政府东北2.8千米。聚落呈东西长块状。全村920人,总面积0.75平方千米,耕地900亩,有傅、李、高、吴、赵、刘等姓,傅姓为多。以农业为主,小麦、玉米、蔬菜为主,据《傅氏族谱·序》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傅氏伯仲有亮、有德、有常三人自山西洪洞迁至曹邑,三门有常公始居邑西北,以姓名村傅庄,后名大傅庄。
1936年10月,中共党员鲁西南民运先驱于子元(当时化名姜泽民)受中共直南特委的派遣,到鲁西南建立党组织。他首先与大傅庄的傅秀元取得联系,一方面筹划拉武装,一方面在大傅庄发展傅秀峰和傅金灿入党。于子元要求党员组织贫民互助会,团结贫佃农,互帮互助,提高贫苦农民的阶级觉悟,继续发展党的组织。
大傅庄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旧址位于大傅庄村碑西50米路北,目前旧址前建了红色广场。







旧址占地约485平方米,现存东、西两个院落,西院为五檩抬梁式木构建筑,正房三间,配房两间。据村民讲,此民宅属于原菏泽市政协副主席傅守明老家的家人旧宅。
傅庄村鲁西银行印钞所旧址2018年入选菏泽市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2022年1月被列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红色金融教育基地。
2022年1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曹县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旧址入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此次入选的曹县韩集镇傅庄村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旧址于1943年初正式生产,对外称为“冀鲁豫行署第七专署转运站”。“鲁西银行印钞所旧址”是鲁西银行六个印刷所中的第四印刷所,位于傅庄村的一处百年大傅庄村傅敬荣家的一座百年老屋民房内,房屋主人傅敬荣是一位老八路,当年是半夜在地下印刷所进行秘密印刷,白天撤离,素有“白天挖地洞,晚上造票子”的秘密号子。
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大傅庄旧址


第四印刷所,又称鲁西南印刷所,是由冀鲁豫第七专署财政科与鲁西银行于1942年夏开始筹建,由专署财政科的王子平负责,后由张海涵负责。年底在山东省菏泽县城南白寨村正式建立,对外称“冀鲁像行署第七专署转运站”。杨明义任所长,王凌霄任指导员。起初在菏泽县城南田海村搭建地下室,安装机器设备,于1943年初正式生产。
1943年10月4日起,日伪军对曹县等地进行打荡。当时,印刷所所部就驻在曹县马庄,印刷车间设在杨小湖村和附近村庄。扫荡过后,全所人员很快又集合起来,转移村庄,恢复生产。指导员王凌霄在到三所取票版的途中遭遇敌人突袭,不幸牺牲,随后申守银接任指导员。1944年春,杨明义、申守银调走,刘文登接任所长,伊党任指导员。之后伊党调离,刘景禹任指导员。
1945年6月,第四印刷所奉命由曹县经300多华里长途跋涉,迁移到河南省内黄县,并入第一印刷所。
第四印刷所主要印制了带“鲁西南”地名的“山景”5角、“割稻”1元,以及不带“鲁西南”地名的5角、1元、2元、5元等鲁西币。
鲁西银行是共产党红色银行,其第四印刷所在鲁西南抗日根据地战斗了三年,由于日伪频繁扫荡,所部和印钞点转移了十几次,仅建有地下印钞室的村庄就有二十多个,白寨、马庄、大傅庄为所部,杨小湖、向庄、张堂、田海、牛屯、胡窖等为印钞点。
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大傅庄旧址
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张堂村旧址
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向庄村旧址
向庄村侯彩铭家的老院子特立有一块冀鲁豫边区地下印币厂遗址石碑。
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杨小湖旧址和房东杨见相老人
张堂印刷所使用的压版石
2018年,有人找到曹县韩集镇杨小湖村的杨见相老人,想高价买下他的一张旧木桌。老人坚持不卖,他说:“这是铁证,多少钱都不能卖!”一张看似普普通通的木桌,何以让老人如此珍惜?原来,这张珍藏多年的木桌是抗日战争时期鲁西银行的遗物,斑斑油迹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
杨见相老人和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用过的木桌,2025年7月20日拍摄
2025年7月20日,我们拜访95岁杨见相老人,老人介绍,1943年夏,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搬到杨小湖村。杨见相的父亲、党员杨德轩主动让出房子供印刷所使用。杨德轩家庭富裕,人口少房子多,除自己住的院子,后面还有8间堂屋没人居住。第四印刷所来到以后就使用最西头的2间房子,相邻2间房子是磨坊,东头4间房子喂牲口。地下室建在房屋西面约30米的空院子里,大约2间房子大小,用檩条棚着,上面盖上土、种上草。出入口在东面房子里窗户下面,通过地下通道进出地下室。印刷工人白天休息,晚上秘密开展工作。由于防守严密、信息及时,敌人曾两次到这里搜捕,最后都扑了空。1943年10月4日,日军突然窜到曹县西北的抗日根据地,杨小湖印钞点遭到破坏,机器、钞版被洗劫一空,只剩下散落一地的半成品票币和一张油迹斑斑的木桌。工人何友三、王彦坤被俘,遭受严刑拷打几乎丧命,但始终未向敌人泄露任何机密。指导员王凌霄只好到黄河以北领取新钞版,途中为保护同志和钞版安全,不幸以身殉职。之后,印刷所转移到今韩集镇大傅庄。在之后的多年时间里,杨见相一直用这张木桌吃饭、放东西,虽然不知道擦洗过多少遍,却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当年印钞时留下的油墨痕迹。
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旧址展板介绍:
鲁西银行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银行,也是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1940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打破敌人封锁,增强对敌斗争能力,发展根据地经济,成立了鲁西银行。1942年底在鲁西南根据地建立第四印刷所。由于日伪的频繁扫荡,印刷所不断转移。1943年秋,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转移到大傅庄。
曹县韩集镇大傅庄村,地处我党鲁西南红色根据地,距有着“小延安”之称的曹县“红三村”只有三、四公里。这里是共产党根据地的中心区,群众基础好,安全性高,印刷所就设在老八路傅敬荣家。
大傅庄是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的所部,不直接印钞票,主要负责鲁西南根据地各印钞点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
据原印刷所的房东80多岁的傅敬禄老先生回忆:当时在他当八路军的哥哥引荐下,一天村里来了一拨人住在他家,是他自己亲自领进来的。后来才知道他们就是银行印钞票的。老人回忆说这个印钞点不叫银行,而是叫做转运站,站长和指导员都姓刘,通讯员姓韩身上带了一把有20响的盒子枪。站长指导员除了带队,还负责对印好的钞票进行验收,发现次品就挑出来扔进筐里,晚上烧掉。据多年研究鲁西银行历史的李庆锁介绍,由于高度保密,当时银行印刷所不叫银行或者印刷所,而是另有化名,老人口中的“转运站”实际上就是化名,全称为“冀鲁豫行署第七专署转运站”,姓刘的站长和指导员为所长刘文登和指导员刘景禹。
在大傅庄,工作人员往往白天休息,晚上活动。所领导基本上每天夜里带人到几个地下室布置检查工作,组织大家学习理论和文化,组织业务竞赛等活动。有时和交通员一起送物资、运钞票,有时还会把印制好的钞票或废品运到所部进行处理。处于安全考虑,各印钞点要根据情况及时转移村庄,所部经常在地方党组织的协助下,寻找、建设新的印钞点,确保印钞工作安全运行。
抗战时期条件非常艰苦,强敌环视,随时扫荡;材料采购运输,险象环生;地下室阴暗潮湿,空气污浊,印刷工作十分艰难。石印组负责印制钞票大张,铅印组负责印制号码、经理章。印刷所在大傅庄村秘密运行了近两年时间,组织印制了三种面值的纸币,有力地支持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
印刷所到大傅庄以后,韩集一带发生了一起假币案件。在大傅庄西边的梁集村有个青年用砚台刻制了一个十元的鲁西银行假票印版,并且印的非常像,被发现后游街示众,在大傅庄的家庙前被枪毙,可见我党无论在何时反假货币态度都是十分严厉的。
当时傅敬禄老人还是一个儿童,平时帮助印刷所的大人放放哨,干点零活,大家非常相信他。印刷所转移的时候,领导想带他走,只是他奶奶说,孩子太小没让去。在这个老人的家里,至今还留着当年的三间堂屋,还有抗战时期的房契以及解放后政府颁发的军属光荣的标牌。据老人讲,处于对共产党员的报复,敌人扫荡时曾在这个屋里放了一把火,好在被及时扑灭,滚滚浓烟将房顶熏得黢黑。因祸得福,几十年来这个房顶从未生过虫子。
2015年以来,在市县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发掘和保护下,这座历经百年沧桑、见证过中国金融发展史的老建筑得以保护。2015年8月,大傅庄印刷所旧址被菏泽市金融研究所、菏泽市钱币学会挂牌“鲁西银行印钞所旧址”;2016年5月,国家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及济南分行陈好孟副行长实地调研;2021年4月菏泽市钱币会、中共曹县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挂牌“红色金融教育基地”,2021年5月央视财经频道记者专程到大傅庄旧址采访录制“红色金融路”专题片,2022年初旧址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年曹县博物馆申请专项资金对旧址进行了翻新保护。
通过大傅庄红色遗址,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中国金融业艰苦的发展历程,激励大家庚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3年4月13日,山东省钱币学会红色货币专业委员会来曹县参观鲁西银行印钞所旧址,了解红色金融组织的初始发展和蓬勃兴起。菏泽鲁西南红色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冯中山陪同活动,并和齐鲁钱币博物馆馆长、山东省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贺传芬共同为曹县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旧址展览馆揭牌。
2025年11月13日,“史耀齐鲁 众志成歌----山东省第三届擦亮红色地标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展播活动暨党史史志短视频创作推进会在枣庄市圆满落幕,菏泽市委党史研究院报送《曹县鲁西银行第四印刷所旧址:抗战中的红色金融之光》获大赛三等奖。
感谢赵堂村傅支书及家人提供参观方便。感谢韩集镇众多朋友和网友提供资料!曹县红色历史需要大家挖掘传播!
作者:孙智敏,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政协菏泽市第十六届委员,曹县爱心使者,乡土文化研究者,头条号:老虎69090。
温馨提示:考察收集资料不易,未经许可禁止使用本文图片和文字,违者必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