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黄埔科学广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在2025年广州国际灯光节黄埔分会场亮灯仪式的热烈氛围中,“黄埔新八景”授牌仪式隆重举行。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节,不仅为灯光节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标志着黄埔区在推动文旅融合、塑造城区品牌方面迈出坚实一步。在光影交错之间,黄埔的古老文脉与当代活力交相辉映,展现出这座千年城区的独特魅力。
八景授牌:文化地标官宣点亮“魅力黄埔”
在灯光节亮灯仪式的主舞台环节,“黄埔新八景”授牌推动活动走向高潮。现场通过大屏幕播放了八段精心制作的视频短片,带领观众沉浸式领略了黄埔代表性景点的自然风光、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
从南海神庙的香火鼎盛,到黄埔军校的红色记忆;从萝岗香雪的漫山素白,到天鹿湖的万雀齐飞;从迳下村的田园诗意,到文冲幸福里的古巷新辉……每一处景致都凝聚着黄埔的文化精髓与发展成果,也成为现场观众认识黄埔、爱上黄埔的窗口。
据了解,2025年“黄埔新八景”的评选与发布,是该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借势“羊城八景”评选东风,进一步挖掘文化底蕴、擦亮城市名片、增创宜居宜业宜游新优势的创新举措。
在亮灯仪式上,黄埔区人民政府一级调研员林斌及区文旅局领导、区住建局领导、区机关事务局等相关负责人共同为八大景区景点代表授牌,象征着这些文化地标正式官宣。
这八大景区包括:“穗垣将星·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波宁庙韵·南海神庙”“迳野漾彩·广州迳下乡村旅游景区”“萝岗雪韵·萝岗香雪公园”“融德流芳·南岗融德里”“古巷新辉·文冲幸福里”“鹿湖叠翠·天鹿湖森林公园”以及“粤馆茶馨·广州茶博馆”。它们涵盖了历史遗迹、生态景观、乡村风貌与现代文化空间,共同构筑起黄埔“古韵今辉”的文旅图景。
盛事之年,由羊城晚报等主流媒体发起的“羊城八景”评选见证了广州文旅质的跃升,“黄埔新八景”的诞生更丰富了广州文旅体验内涵,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文旅产品和线路,揭开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让这些耀眼地标与灯光节、全运会一道,成为黄埔的闪亮名片。”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授牌仪式的举行,不仅是对黄埔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与官方推介,更是对“文化+节庆+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的一次深度实践。期待借助流光溢彩的节日效果与全运氛围,实现文化地标与城市节庆的共振。
光影为媒:科技艺术交融诠释“活力之城”
作为本届灯光节黄埔分会场的核心内容,光影艺术展示与全运主题的深度融合,成为吸引市民游客的关键。以“粤动黄埔·闪耀未来”为主题,灯光节通过3D mapping秀、水幕电影、灯光巴士、互动装置等多种形式,打造出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盛宴。
在科学广场主会场,《喜喜乐乐》《狮舞祥瑞》《海上升明悦》三大主题灯光装置分别以迎宾、非遗、海丝为意象,将岭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手段巧妙结合,营造出兼具趣味性与艺术性的打卡场景。
广州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市政管理科科长王国栋表示,今年分会场紧抓“十五运”开幕契机,推动节庆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流量。在“节约办节”的总体原则下,采取“小预算、大联动、广受益”的新模式,联动云埔街花厅坊、西区红酒文化街等本地特色商圈,为他们提供灯光节IP和流量,并鼓励商圈自主投入、策划活动,既丰富了本届灯光节内容层次,更帮助街区实现了聚人气,促消费的目的。
在艺术表达上,灯光节注重“地标活化”与“文化植入”。例如,在科学广场火车造型建筑外立面打造的180米巨幅3D mapping秀《粤动黄埔》,以建筑为媒介,构建出一列从历史驶向未来的“时光列车”,生动喻示黄埔作为湾区科创引擎的强劲动能。而《活力全运》水幕秀则依托现场水体,以水为幕、以光为笔,在四分钟的演绎中融合体育精神与城市形象,成为灯光节与十五运会主题交融的典范之作。
此外,灯光节还特别设置了非遗醒狮表演与“黄埔新八景”视频展映等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活动的文化属性。
“我们将灯光节作为展示黄埔形象的重要窗口,特别在亮灯仪式设置了‘黄埔新八景’授牌仪式,让市民在赏灯同时了解黄埔文旅新成果,借助光影热度推广城市新景,展现我区科技与人文并重的城区形象。”王国栋表示。
光影有时,文化长存。随着“黄埔新八景”闪耀灯光节,黄埔区在2025年这个全运之年,成功打造出一张融合光影艺术、体育精神与文化底蕴的城区新名片。沿着新八景的指引,市民游客可以深入探索黄埔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与创新之光。
黄埔,正以光为笔,以景为卷,在全运荣光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新篇!
文|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米丹丹图|李子径
编辑:王敏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