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四五”以来,红河州文旅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主线,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旅产品创新供给、产业融合提质增效、服务体系优化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答卷。
回望,是为了更好前行。“十五五”即将启程,红河文旅特推出“回眸‘十四五’”专题,系统梳理文旅各领域发展亮点,并展望新阶段的方向与举措,凝聚合力,共绘新程。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绕不过的六个方面,“十四五”以来,红河州在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上不断突破,实现了整体性跃升。
云居红河提品质,民宿升级谱新篇
在“住”的方面,一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抓实等级评定,激发民宿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截至2025年,全州已摸排登记民宿1308家;全国等级旅游民宿由2021年的1家增至32家,其中,建水楸野田园民宿为甲级旅游民宿。二是推行数字化管理,明确“规范与提升并重”的工作思路,先后印发《红河州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红河州民宿数字化管理实施方案》,打造“云居红河”数字化民宿管理和服务平台,构建“政府统筹、多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的民宿管理体系。目前已完成“云居红河”平台基础框架搭建,通过开展摸底普查累计录入民宿等住宿企业数据1715家。
绿美景致展新韵,文化赋能塑品牌
“游”的方面,一是推进景区品质培育提升。我们推进实施绿美景区建设,全州旅游景区投入4.39亿元,完成绿化面积109万平方米,植树量近9万株,初步形成了“全年见绿、四季看花、移步即景”的绿美景观。“十四五”时期,全州A级旅游景区数量从35个增加到51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增加了8个,从14个增加到22个,4A级旅游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一。二是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培育植入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低空飞行、梯田研学、小火车观光等项目业态,推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建水文庙儒家三礼、弥勒可邑阿细跳月等产品,打造了集休闲度假、康养为核心的弥勒东风韵、太平湖等景区。全州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市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2024年,全州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885万人次,实现收入5.97亿元,景区的吸引带动效应明显。
“十五五”期间,红河州将继续加强民宿规范管理,通过“云居红河”平台实现智慧监测,完善投诉机制保障,实现“合规经营、安全旅居”。通过“管理立标准、服务塑口碑”的民宿发展模式,助推民宿行业经营者形成差异化特色供给,实现服务内容从“住宿为主”向“体验为主”“旅居为主”转变,推动红河州民宿行业发展从“短期观光”向“长期旅居”转型。同时,不断推动高等级旅游景区的培育建设,重点推进弥勒东风韵、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力争至少创建1个5A级旅游景区;新增一批景观资源吸引力大,观赏游憩价值高,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的4A级旅游景区。切实把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的重要阵地。
文丨孙思漫
图丨红河文旅
编辑丨杨燕婷
初审丨梁琪娅 华芳
复审|卢在松
终审丨郑婷
运维 |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各位小伙伴,红河文旅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积极来稿哦!
投稿邮箱 : hhlysck@163.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