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秦岭深处寒意初显,但广元市青川县的一个个“坝坝”上,文旅融合催生的发展热力扑面而来。唐家河研学团队络绎不绝,青溪古城剧本游预约火爆,蒿溪山地越野摩托激情驰骋,刚落幕的“坝坝篮球”年度总决赛热度未减……这组鲜活场景,印证着青川以“坝坝”为舞台,以共享旅游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创新实践,正持续释放惠民红利,为广元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写下生动注脚。
业态创新:从“看风景”到“享生活”的蝶变
曾几何时,游客到青川多是“走马观花”式观光。如今,青川锚定文旅融合新趋势,创新探索“坝坝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体育赛事牵引、文旅深度融合、产业协同发力,走出一条以体旅融合促“三交”、共建共享的特色路径,与广元“深化‘文旅+百业’融合,丰富青溪古城、唐家河旅游业态”的战略部署同频共振。
青溪古城内,“三国风云·鏖战青溪”攻城剧本游让游客化身历史人物,在街巷间完成任务,沉浸式触摸蜀道三国文化脉络;城外山林里,“山野寻宝”挖天麻、竹荪的“特产盲盒”活动,让城市家庭体验农耕收获的喜悦。唐家河景区内,“晨观夜探寻川金丝猴”“生态山竞赛”“最美红叶季”等主题活动,成为自然教育机构和亲子家庭的首选,呼应着广元“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的发展要求。
“我们不再只卖山水,更卖独特体验。”青川县文旅部门负责人介绍,当地已创新布局低空滑翔、非遗制茶体验、唐家河“夜探”寻猴等多元业态,依托“唐家河·境”等项目,将景区过夜游客占比提升至35%,实现了“让游客慢下来、住下来、还想再来”的目标。
赛事牵引:“流量”变“增量”的转化密码
今年夏天,青川“坝坝篮球”赛意外“出圈”。没有豪华场馆,平整开阔的院坝就是赛场,激烈的三人篮球赛引得来宾里外围观,欢呼声此起彼伏。这场全民赛事的价值,在青川的系统策划下不断放大。
“我们整合文艺表演、景区资源和商贸活动,让一场球赛变成一个节日。”赛事组织者介绍,当地围绕“一人参赛,多人旅游”思路,设计5条精品游玩线路,推出“看球赛免费游景区”等举措,成功实现赛事“流量”向发展“增量”的转化。
来自成都的彝族球迷沙马轩银感触颇深:“本来是来看比赛的,顺便逛了所有景点,吃了山珍宴,带了黑木耳和中药材,这趟太值了!”这场全民体育盛宴,不仅点燃了城乡激情,更直接带动餐饮、住宿、特产销售等业态增长,让各族群众共享“体育+文旅”融合红利。
短期效应之外,长效价值持续释放。许多通过赛事初识青川的游客,在秋冬季“回流”而来,深度体验这里的生态静谧与康养休闲,为淡季旅游注入活力。
融合共富:“赛场”连“商场”的增收路径
在“坝坝篮球”总决赛赛场旁,临时搭建的“村播基地”里主播们忙着推介黑木耳、道地中药材等特产,赛场与“直播间”无缝衔接,购物与娱乐深度融合。这是青川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场景,推动“一村一品”对接大市场的生动缩影。
“坝坝经济”的核心在于一个“共”字。“篮球之夜”啤酒节上,各族群众举杯畅谈;电商直播间里,各族群众共同种植的山货销往全国;乡村民宿中,各族群众游客闲话家常……一个个场景,生动诠释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情谊。
数据见证成效:青川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1%,成为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引擎”。如今,“坝坝经济”已成为青川促进民族团结的“融合地标”,更奏响了广元“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交响曲。
(鄢怀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