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去登石树山,真实的目的是为了散散心。散心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各种心态的人。
那天正逢星期天,来爬山的人挺多的。大多是父母带着上小学或者初中的孩子来爬。
从探幽洞里上山,孩子们比家长们要利索得多,他(她)们好奇心强,喜欢冲在前头,研究着若有若无的洞径,对洞里面的任何存在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一路上叽叽喳喳。
孩子们不喜欢走那种台阶式直上山顶的石级路径,感觉明明白白摆在眼前的东西没趣味。
家长们的兴趣明显要淡的多,他(她)们心思都在孩子身上,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啥的,对周围的风景并没太在意。
更多的家长带孩子来爬山,除了让孩子们多感受大自然的风光,还有目的的训练孩子们的体能。这类家长很明智,远远地站着,让孩子独个儿去闯,“你比妈妈厉害的多呢……”说的都是一些鼓励的话语。
也有对这风景无动于衷的人。碰到一对夫妻带孩子来玩,孩子爬得兴致勃勃,对眼前的景致问这问那。
但那做父亲的明显心思不在线,不停地跟自己老婆说自己工作上的繁忙,那种焦虑的心情虽然没说出来,但早已通过神情表达出来了。
他对孩子说:“某某,你在玩一会儿,玩一会儿我们就下山好不好?爸爸还有许多工作没做,下午还要坐动车去上班。”
孩子明显地不愿意,一个劲儿地说:“爸爸,不要那么急吗?我还想多玩一会儿嘛!我不想回家。”
做父亲的立即又对自己的老婆说自己的时间如何如何的紧,工作是怠慢不得的,不然失职了会扣工资的……他大约是求助于自己的妻子,希望她理解自己,劝说孩子早点回家。
做妻子的也有点扫兴:“你这人嘛,一天到晚就是工作工作,一点生活乐趣都没有。大礼拜的爬爬山都这么焦虑,你这样累不累哦。”
这样的家庭,我能理解男人的心情:为了生活,现实很骨感,挣钱必须摆第一,可以理解;也能理解女人的心情:好不容易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应该要放松放松一下,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孩子还不能玩得尽兴。可是理解归理解,并不赞同这男人的心态;这样并没起到游玩的效果。
就在这样的山顶上,一位七八岁的小朋友问他爸爸:“爸爸,你说山顶上的风景最美,可是哪里美呢?你看这石头上还有虫子在爬,好可怕;小动物的便便到处都是,脏死了;还有这石头路,一点都不好走,不小心就绊摔跤了……”
他爸说:“不要看脚底下,向前看,看远方,你看山底下的那些风景不美吗?远方才有风景。”
小朋友“啊”的一声没再说话 ,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他爸的话。
我倒是听得特别感慨:“是啊,爬山也可以悟道。山径如人生,我们不要太关注脚底下的细节,要向前看,看远方,远方才有最美的风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