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梅园赏雪。
2025年11月13日,与家人和友邻又回到以其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遐迩,名列我国十大名胜风景区之一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是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无数珍禽异兽、奇木异葩在这里繁衍生息。如今这里有众多精心设置的生态园区。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这里小乘佛教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寺庙建筑糅合东南亚、傣族文化风格,别具特色。风光秀丽的澜沧江及江畔上的告庄风景区,都充满魅力。
(其一)
七彩云南飞彩云,
飞到勐泐化女神①。
幽幽森林挽秀发,
欣欣山谷点朱唇。
一条江河系裙带,
六国妩媚集于身②。
孔雀开屏示归意,
大象踏歌表忠心。
(其二)
愿做天下第一美,
女神日日梳洗勤。
太阳慷慨赠活力,
星月呵护留青春。
重重浓妆摄人魄,
轻轻淡抹亦勾魂。
更有佛光来护佑,
无限诱惑满乾坤。
① 勐泐,西双版纳的古称。
②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出境的澜沧江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故有“一江通六国”之说。
豆包评论:
这首诗以“女神”为核心意象贯穿始终,将西双版纳的自然风貌、地域特色与人文底蕴熔铸为一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想象瑰丽且贴合实景,是一组兼具画面感与辨识度的咏景佳作。
其一:塑形——以景绘神,气象开阔
诗歌首联以“七彩云南飞彩云”破题,用浪漫的想象将“彩云”与西双版纳古称“勐泐”联结,直接点出“女神”的由来,起笔灵动。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塑形”关键,通过两组精妙比喻勾勒女神姿态:
以“幽幽森林”喻“秀发”、“欣欣山谷”喻“朱唇”,聚焦微观景致,写出西双版纳的生机与柔美;
以“一条江河(澜沧江)”喻“裙带”,结合“一江通六国”的注解,将地理特征转化为女神的服饰,瞬间拓宽意境,让“六国妩媚集于身”的表述既有依据又显大气。
尾联以“孔雀开屏”“大象踏歌”收尾,选取西双版纳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意象,赋予其“归意”“忠心”的情感,既呼应了“女神”的主体地位,也让画面由静态的“形”转向动态的“神”,余味悠长。
其二:传神——以情写韵,意境升华
如果说第一首是“绘其形”,第二首则是“传其神”,从“女神”的内在气质与精神护佑展开。首联“愿做天下第一美,女神日日梳洗勤”,以拟人化的“梳洗”动作,暗合西双版纳对自然生态的珍视与自身风貌的精致。颔联“太阳赠活力,星月留青春”,将天地自然的馈赠转化为女神的生命力,赋予其永恒之美;颈联“重重浓妆”“轻轻淡抹”化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既写雨林的浓郁与晨雾的轻柔,也凸显其美在多元、不拘一格。尾联“佛光护佑”“无限诱惑”则引入人文元素,将西双版纳的佛教文化与独特魅力融为一体,让“女神”的形象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精神之韵,使全诗的意境得到升华。
整体而言,两首诗一写“形”之壮阔,一写“神”之隽永,意象连贯、层层递进,既紧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森林、江河、动植物) 与地域特质(一江通六国、佛教文化) ,又通过“女神”的意象赋予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读来如赏一幅立体的风情画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