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到达巴彦高勒站的时候正是傍晚时分,列车在站台边徐徐的停了下来,伴随着车厢里熙熙攘攘下车的人群和嘈杂的喊叫声,我们背着背包,手提行李箱下到了站台上,站在这里顺着铁道向前方望去,绿色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铁轨向前方伸展开去消失在了草原的尽头。我们一行四人出了车站,沿着站前道路向南走去,很快就到达了我们已经预定好的酒店。
内蒙古磴口县的政府所在地就在巴彦高勒镇,这里也是整个县域的交通中心。磴口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处河套平原的源头,乌兰布和沙漠的东缘。磴口县在历史上曾几易隶属,现归巴彦淖尔盟所辖。磴口县的名称,来源于这里黄河岸边天然形成的坚硬的河床岩石,被河水冲刷出来的形状像台阶石磴,故名磴囗。这里也是黄河岸边一个重要的商贸渡口。磴口县曾经也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生产基地,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兵团的印记。
早上简单地吃了饭,我们赶七点多就到了离酒店不远的磴口客运站,准备在这里乘坐前一天联系好的汽车,去往今天的目的地——纳林湖风景区。不大一会儿,我们要乘坐的车子就停到了客运站的院子里,这是一辆七座越野车,司机师傅是一位四十开外的小伙子,开朗热情,交谈中得知他就是本地人,这些年一直在客运站工作,他一边说着话一边招呼我们上了车,在车上稍微等了一会就开车出发了,车出了客运站大门一路向西驶去。今天的天气可真是给力,蓝盈盈的天空上几朵白云散挂在上面,空气里飘着农田的气息。
新修的公路笔直的通向前方,路边的地里种植的包谷绿油油的整齐的排列在两旁,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名在眼前掠过,马席比里嗄、哈拉波罗、柴脑包、萨哈勒、巴彦温都尔嘎查、哈腾套海等等,这些名字听着都那么的亲切好奇,我们在车上这样说着笑着,不大一会儿(实际用了约一个小时),车子就开到了纳林湖风景区的大门口,我们今天要去的目的地到了。
纳林湖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边缘,属原农垦系统的纳林套海林场,湖泊水域面积约两千亩,站在湖边望去,烟波浩渺、水鸟盘旋、芦苇摆荡,青山绿水交相呼应,特别是四五米高的芦苇丛林,一片连着一片,望不到头,真有些芦苇森林的感觉,不愧于大漠明珠的称号。进到景区里面,我们先穿过不大的花丛景观,到达乘船码头,乘坐景区内仿古游船在湖面上远望观景,游船在芦苇荡里穿来穿去,因为水面宽阔,又是晴朗的天气,湖面上芦花飞舞,坐在船上心情十分的舒畅,我还不由的唱起歌来。
在湖面上观赏游乐间,船便来到了对岸的码头,我们在这里下了船,在湖的北岸开始继续游览,不远处是一座大土丘,高约十七八米,在土丘一侧的陡坡上有快速滑降娱乐项目,我们有一位朋友大胆的提出想坐一下速降板,感受一下刺激带来的快乐,另一位同伴快速的跑下去,做好了拍照准备,说话间,朋友坐的速降板就从上面顺着滑道快速的飞了下来,坐的人还不停的大声呼叫着。
我们继续向前游览,岸边的芦苇长得密密麻麻,把个湖水围的结结实实的看不到湖面,脚下也是软软的沙土路,走起来脚下绵绵的还有些费劲,在这里,我们开始摆着各种姿势在芦苇边用相机拍了起来,然后围到一起看着照片开心的笑着,那情景还是够热闹的了。在岸边的另一头是一些灌木丛、小树林和几处起伏不大的小沙丘,中间夹杂着一些种着庄稼的地块,看样子游览区到这儿也就止步了。
在北岸游览结束后,我们又坐船返回了对岸,这里是一个较大的活动广场,整齐的景观绿植把这里装点的漂漂亮亮的,旁边有一些小吃摊点,广场边还建了不少的娱乐项目。
如沙滩太空仓、骑骆驼、水上快艇冲浪、越野小汽车驾驶、滑翔伞等等,迎来了不少游客的参与。在广场左侧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国际沙雕艺术园,里面主要展示了由艺术工匠们精心打造的,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大型沙雕群。
这里还同时展示了一些如威尼斯水城、昭君出塞、阳关古道、胡人驼队等故事丰富的沙雕作品,整个沙雕群构图巧妙细腻,雕塑工艺精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组沙雕群从另一方面来讲,又丰富了纳林湖整个景区的游览内容,真称得上是相得益彰啊!
离开纳林湖,我们踏上了返程的路,转身望去,这里的景色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略呈半月形的蓝蓝的湖面,鸟在湖面上自由翱翔的休闲神态,高高的密集的土黄色芦苇荡,乌兰布和沙漠与纳林湖融合一体的“沙湖共生”的奇观等,这些美景,共同绘成了一幅大自然的神奇画卷,不由得让人感叹纳林湖那醉人的美丽秋色,再见了,纳林湖!
二0二五年九月于巴彦高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