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燕维
三江汇流处,古今交融地。宁波是一座海丝古港与现代都市交融的城市。
来到这里,从“浙BA”的激情赛场出来,你可以走进街头巷尾的“隐藏款”,放慢脚步。不管是古风大片,还是森系美照,你的朋友圈素材宁波承包了!
01/月湖公园
逛宁波月湖,像闯进了一幅江南水墨画里。尤其是湖边的古亭和石板桥,站在那儿不用摆姿势,风一吹,发丝和衣角都是氛围感,朋友圈九宫格直接塞满。
月湖周边保存着众多历史建筑,如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天一阁,是世界上三大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之一,也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位于月湖东岸宝奎巷一带的高丽使馆遗址,是北宋时期明州接待高丽来使的住所,也是宁波 “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文化遗存;还有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的银台第官宅,是宁波城区内清代中晚期官宦住宅的典型。
月湖
02/老外滩
老外滩是妥妥的Citywalk出片宝地!宁波老外滩于1844年正式开埠,宁波最早的“宁波港”港埠从此在三江口诞生。这里曾是外国人半个多世纪的聚居地,因此至今保留着具有鲜明特色的近代城市建筑群,包括体现近代港口文化的领事馆、巡捕房、宁波邮政局、江北堂、浙海关等。
爬满绿植的墙面和复古街景,凑近一靠,自然绿意与怀旧风情瞬间定格。
绿植墙面和复古街景
03/慈城古县城
青山如黛作幕,湖水似镜为台,一步一景皆入画,随手一拍,就能把山水诗意与古典韵味统统锁进镜头,妥妥拿捏国风大片。
古城墙的沧桑、中式建筑的精巧都清晰可触,“江南第一古县城”慈城,正是让你的“古装梦”照进现实的地方。
古城墙与中式建筑
04/东钱湖钱湖秘境
当晨雾还未从湖面褪去,远山如黛的轮廓在薄纱后若隐若现,钱湖秘境便以一卷水墨的姿态徐徐展开。
钱湖秘境全长近4.5公里,从起点的小普陀王安石广场开始,途经秘境梨花岙、福应庙、二灵寺、下水窑等区域,终点至下水湿地公园。这里的红色浮桥全长600米左右,造型独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蜿蜒伸展,已然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
红色浮桥
05/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千年木构静默矗立,亭泉相映绿意葱茏,没有喧嚣人潮,只有古韵悠长。这就是宁波的“古风秘境”——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北宋大殿的斗拱精巧绝伦,天王殿的花窗光影流转,仙人桥泉的亭阁雅致悠然,藏经楼的石柱古朴厚重……身着古风服装置身其中,每一个转身、每一次驻足,都与古建雅韵相映成趣,随手定格便是浸润着国风美学的惊艳瞬间。
保国寺建筑
来到宁波,除了打卡“隐藏款”风景,也不能错过这口“糯叽叽”。
秋末的风里,金灿灿的稻田完成收割,谷香四溢。稻米换个“赛道”就是宁波人钟爱的“糯叽叽”~
01/米馒头:软糯不粘牙
宁波很多村镇都有做米馒头的习惯。上好的早稻米用清水浸透后,研磨成米浆,拌入适量酵母,倒入木桶里,放置在阴凉处。看似平静的米浆悄悄积聚能量,细密的小气泡不断滋生,加速往上涌动……
经过数小时的充分发酵,米浆被舀入铺上湿布的小圆坑(做米馒头的模型),即可上锅蒸煮。热气氤氲中,蓬松的米馒头“咧开了嘴”,非常馋人。
米馒头
02/水磨年糕:根本吃不腻
宁波人的餐桌上,这是一种“吃不腻,根本吃不腻”的食物,荠菜炒年糕、青菜年糕汤、大头菜㸆年糕、桂花糖年糕、红糖揾年糕……都是宁波人冬日的家常味道。
宁波制作年糕历史悠久,特色的水磨年糕佳,柔韧滑糯、久煮不烂,入口不黏、清香爽口。在逐渐开始“冻手冻脚”的日子里,来上一碗这样的“糯叽叽”,满足到极致。
红糖揾年糕
03/灰汁团:Q弹碱水香
早稻米浸泡透彻后,磨成米浆,添加适量白糖和碱水,拌匀后倒入锅子里边煮边搅拌,水分不断蒸发,米浆颜色变深,握在手里搅拌的木棍越来越重,直至无法搅动……这说明米糊已经熟透,可以起锅了。
刚盛出的浓稠米糊火热烫手,趁热乎软糯,揪一把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团子,整齐放入蒸笼后隔水蒸煮。经过水蒸气的洗礼,小团子转为褐色。这样经过两次加热,灰汁团才算圆满出炉 。
这种点心适合凉吃,口感脆爽,还混有碱水的复合香味。
加入糯米、艾青等的灰汁团
04/奉化芋艿头:正进入最佳赏味期
中国各地有名芋头品种虽多,但奉化芋艿头却因其无筋、糯滑、香软的口感在“名芋江湖”上占有一席之地。
粉糯细腻、入口即化的奉化芋艿头,也是宁波人惦记已久的秋日滋味。
奉化芋艿头分水旱两类,如今最负盛名的,是“奉化红芋艿”。这种芋艿主要食用的是它的母芋(即大芋头中心连接苗株的核心部分,与周围的子芋区分开来)。母芋一般单个重2斤以上,个头大的可以达到5斤左右,跟小西瓜都有一拼了。
奉化芋艿头的神奇之处,在于吃法多变,而且怎么做都好吃。煨、蒸、烤、炒、白切、做糊、烧汤……无一不可,无一不美。在宁波,最质朴也最经典的吃法,是蒸熟切片,佐一碟咸鲜的虾酱。虾酱极咸,芋艿至淡,二者相遇,竟成天作之合,平淡中迸发出惊人的韵味。
奉化芋艿头
(图片及内容综合自宁波文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