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县地处中越边境
边境线长200多公里
总面积2231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
森林覆盖率达78.29%
年平均气温18℃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022年获得“广西避暑旅游城市”称号
那坡县城。□潘文杰 摄
畅游边关画廊 品黑衣壮风情
那坡县世居壮、汉、苗、瑶、彝5个民族群众,总人口22万人,壮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各民族保留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包括壮族同歌节及花炮节、瑶族庆丰节、苗族斗牛节、彝族跳弓节及祈雨节等。2006年,那坡壮族民歌成功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被誉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的“活化石”,感驮岩遗址及弄平古炮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良勤劳的黑衣壮人民。
近年来,那坡县培育一流文旅康养产品,打造广西边关“游边关画廊、品黑衣风情、享清凉那坡”旅游品牌,对标国家AAAA级景区推进一批文旅项目建设。镇安公园于2020年获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尼的呀田园综合体景区、黑衣壮古寨旅游度假区达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接待标准,结合百布瀑布、588号界碑、达金谷、吞岭石头寨等景点,那坡县培育健全了一流农文旅康养产品体系,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县域内全域旅游服务格局初步形成。
百布瀑布群。
镇安公园由“两区一馆”组成,即感驮岩游览区、烈士陵园游览区,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游览区。感驮岩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文化早期等时期文物,被列为古人类活动“洞穴遗址”,该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设“民族·民风·民情”“那坡·那年·那事”两个展区,馆藏石器、陶器、铁器、青铜器、木器、纺织品等文物2087件。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0.47万平方米,是那坡各族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弄平古炮台。
尼的呀田园位于那坡县坡荷乡中山村,至今保存有黑衣壮传统习俗,是那坡县壮族民歌的发源地及传承地。近年来,该村完成民居风貌改造、同心广场、思源广场、黑衣壮文化展馆、同歌广场、同歌廊、同歌舞台、传统工坊、民族木屋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打造350亩百香果基地、200亩四季田园、20亩藕园、10亩兰花科普园等休闲农业,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于2023年获批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尼的呀田园综合体景区全景图。
黑衣壮以身穿黑色衣服而得名,至今仍保留奇特的礼仪节庆、服饰装束、饮食居所、山歌舞蹈等民俗,展示黑衣壮古朴的风土人情,被人类学专家称为壮族的“活化石”。2018年,那坡县成功招商引资推进黑衣壮古寨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景区内设有餐饮中心、购物街、悬崖酒店、度假木屋、10公里观光车道、观光凉亭、登山步道等旅游基础设施,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通往588号界碑的天梯之路。
那坡县委宣传部(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那坡县委宣传部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