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的名字因地处渤海之滨而得,元代首次设立“滨州”行政建制(治今滨城区),取“滨渤海”之意定名,后历经沿革,1982年设县级滨州市,2000年撤地设市为地级市,名称沿用至今。
滨州包含现存古城与古城遗址在内并无固定数量统计,目前有明确记载和遗迹可考的就有十余处,涵盖从龙山文化到宋元时期的多个类型。在这些古城中无棣古城、惠民古城、沾化古城和滨州古城(滨北古城)有着比较高的知名度,以下是相关介绍:
无棣古城:形成于商周,发展于隋唐,繁荣于明清。古城汇集了鲁北地区多元建筑风格,融合了齐、燕、河、海等多种文化。城内保留着唐代的大觉寺、海丰塔,宋代的古城墙,明代的县衙大堂,清代的吴式芬故居等历史人文遗迹。
惠民古城:建成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古朴的城墙遗迹和完整的古城格局。这里有中国孙子兵法城,它建在宋代古城遗址上,由15座秦汉风格大殿组成,展示了《孙子兵法》十三篇精髓。此外,古城东南角的魁星阁、东北角的宋城墙遗址等也颇具历史韵味。
沾化古城 :位于沾化区古城镇,金明昌六年(1195年)始筑城墙。城内有文峰台、魁星阁、文庙、民众鼓书院、沾化民俗馆等古色古香的建筑,虽历经沧桑,部分城墙和古井仍留存至今,诉说着千年历史。
滨州古城(滨北古城) :位于滨城区滨北街道,由元代平章于保保于元至元二年(1265年)修筑,墙体为土筑,周长九里。在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现存城墙以中南墙西段保存最好,东南段和东北段也有部分残存,是滨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