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公里绿道串起生态文旅产业新图景
11月12日,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推介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项目,这条串联西山生态廊道与汾河景观带的骑行线路,正以“生态+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勾勒出辐射晋冀鲁豫、联通京津冀的户外运动新坐标。
从“矿山荒山”到“绿水青山”,太原西山的生态蝶变是项目最坚实的底气。经过多年治理,这里累计造林绿化20余万亩,林木覆盖率跃升至90%以上,先后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与国家级气候康养旅居地。如今,75公里长的滨河自行车道沿汾河两岸延伸,彩色陶瓷颗粒路面搭配877盏路灯,30余个出入口、11处休憩观景平台与52套助力推行系统,让每晚7点到10点的夜骑成为太原最热闹的休闲场景——上班族王强的15公里“解压路线”串起汾河晚渡与跻汾桥夜景,退休老人范正民的骑行筐里装着新鲜蔬菜,护士乔晨和同事组成的“下班骑行群”带着急救包穿梭林间,这条“城市与自然的切换通道”已成为市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
文化赋能让骑行更有深度。项目核心区串联晋祠、天龙山石窟等9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25处网红打卡地与赤桥村、店头村等古村落,形成“骑行即读史”的独特体验。依托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这一华北顶级IP,2024年赛事吸引全球20支洲际车队参赛,媒体曝光量超5亿次,直接带动文旅消费超8000万元,骑行装备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而“锦绣杯”绿色骑行等群众赛事,更让不同年龄段的骑行爱好者都能找到归属感,沿线古村落通过“骑行+民俗体验”套餐实现旅游收入翻倍。
按照“1334IP矩阵”建设规划,这片覆盖太原城六区、核心区面积达682.4平方千米的目的地,将以“出发营地”为核心,构建北部潮流运动、中部营地教育、南部体旅融合三大功能区,培育三大主题赛事,推出四季全时段精品线路。目前,30余个骑行驿站已启动建设,可提供车辆租赁、能量补给、维修保养等一站式服务;应急呼叫装置、智慧赛事系统与“陪伴式政务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政策层面,1亿元中央试点城市扶持资金与1000万元省级文旅融合专项投资已落实,未来还将通过跨区域合作平台与优化产业扶持政策,持续放大项目影响力。
“我们开放基础设施共建、业态融合开发等四大合作领域,欢迎社会资本共享万亿级户外运动产业红利。”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成熟期预计年接待骑行爱好者超百万,不仅能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繁荣,更能让西山的“绿色财富”转化为城市发展新动能。从汾河两岸的流动光带到西山深处的生态廊道,太原正以骑行为笔,绘就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城市新画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