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上,河北各城市的竞争与合作好似一幅精彩绝伦的棋谱,当唐山靠一万亿GDP总量稳居“河北一哥”,保定因雄安新区红利实现8.29%高速增长时,有座被忽略很久的城市正积蓄力量默默发力,它没保定政策加持也没唐山工业巨人底蕴但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那就是石家庄这座从铁路小站逆袭而来的省会“黑马城市”,她拥有比保定更深厚的产业底气和更为丰富的产业版图,并正迎着属于她的腾飞时刻。
石家庄的崛起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一百多年前还是河北省获鹿县一个名叫“石家庄村”的小村落。人口稀少、规模不大,据地方史料记载,关于村名由来也有几种说法:一种认为最早的十户人家在此建村,故取名为“十家庄”,后来发展为石家庄;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村里居住了很多石匠,因此被称为“石匠庄”,最后演变为石家庄;还有比较常见的说法是有一姓石的人先在这里定居建了庄子,所以叫石家庄。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初的铁路建设热潮中
1902年的时候,京汉铁路修到石家庄,在村东头建立了一个火车站,接着正太铁路(现在的石太铁路,本来计划从正定开始修建,因为不想花钱在滹沱河上架一座桥,就把起点改为石家庄。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整条线建成通车,并且和京汉线路衔接起来,使这里成为了晋、冀两地之间重要的转口市场中心,就像往一个静水池塘扔进一块大石头一样地改变命运了。大量的货物在这儿被聚集和中转换乘,转运业务由此兴起繁荣发展下去,在此建设饭店旅馆以及各式各样的商店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这座以农耕为主业的小村庄从此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人口的聚集、商业的发展,石家庄的行政地位也开始上升。1925年直隶省准备试行“市自治制”,将石家庄与附近的休门村合并,取两字首各一字命名石门市解放,成为解放军在全国解放的第一座较大城市。随后在同年12月,石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把市名改为石家庄市,这座城市得以重生。
而石家庄能够成为河北省会,则是诸多历史机遇和战略考量共同促成的,河北的省会在历史上变动频繁,曾多次在保定、天津、北京之间摇摆不定,在短短半个多世纪里搬家多达11次之多。到了1968年,“备战备荒”大背景之下,河北省会选择将省会从保定迁到石家庄,这其中也包含了对石家庄各方面的优渥条件: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更靠近太行山,便于特殊时期人员疏散隐蔽;工业基础占全省优势,战争年代尤其重要等。
新中国成立后,石家庄迎来了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把石家庄列为优先发展城市之一,并迎来城市发展高峰。当时国家在这里投资建设了许多重点项目,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华北制药厂抗生素厂、淀粉厂和石家庄热电厂。而华北制药厂可以说是新中国的摇篮,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亚洲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厂—华药抗生素厂,它结束了我国依靠进口菌种来生产抗生素的历史。同时石家庄热电厂也是河北省境内建立的第一座热电厂,为石家庄的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与蒸汽供应。此外在石家庄还建立了大型纺织联合企业,国棉一、二、三、四厂以及印染厂等,使得石家庄很快成为了我国第一批轻纺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经历了深刻的经济体制变革和城市扩张。1978年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从1984年到1987年,石家庄进行了“撞击反射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搞活企业为关键环节,“撞击—反射—再撞击—再反射”,形成良性循环。1987年,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创造出了“满负荷工作法”,使企业的基础管理素质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全国推广。
现在的石家庄已经从当年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成长为了京津冀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2025上半年石家庄GDP总量为4122.6亿元,在河北全省位居第二名,虽落后于唐山市4595.3亿元,但是差距逐步缩小。石家庄产业体系覆盖了38个工业大类,其中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两大支柱营收均超千亿元,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商贸物流等领域也持续向好发展,而石家庄是全国生物基地之一拥有着华药集团,石药集团和以岭药业等龙头医药企业,已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
数字经济也成了新的增长点,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定时在石家庄举办,促使人工智能,大数据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在教育人才这块,石家庄有48所高等院校,包含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这些重点院校,大学生人数到达73万。职业教育体系比较完备,有132所中等职业学校,每年给地区输送好几万名技能型人才,经由“人才九条”政策和产学研合作平台,石家庄吸引来院士工作站,诺贝尔奖专家工作站这类机构,推动本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石家庄的文化底蕴也不可忽视,这里有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红色记忆。西柏坡是革命圣地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接受红色教育;正定古城有隆兴寺、荣国府等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赵州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体现着古代人民的智慧;自然风光上嶂石岩地貌为国家砂岩地貌典型代表驼梁、五岳寨等森林公园提供丰富生态旅游资源。
纵观石家庄的发展史,这座城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是凭借区位优势、产业布局还有政策环境等众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大家讨论保定靠雄安转型,邯郸搞产业升级的时候,石家庄却用生物医药、数字经济这些新兴产业悄悄地改变了经济版图。它没有唐山那样深厚的工业底蕴,也没有保定那种能被雄安直接带动的优势,但石家庄靠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扎实稳固的工业基础、人才资源丰富和省会独有的地位,在燕赵大地上书写了一部逆袭史诗—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变成了现代化的大都市。
未来的石家庄能不能靠自己的底蕴和创新,成为河北下一个万亿级城市呢?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不是已经找到正确的轨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里发挥更大的作用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对石家庄发展的想法和期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