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冲
11月10日,由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主办,以“创新MICE·合作共赢”为主题的阿拉宁波会奖旅游推广联合体专家交流活动在宁波城市旅游之窗举行。与会专家提出,宁波会奖旅游亟需从依赖硬件资源的“旧动能”转向文化叙事与体验设计的“新动能”。
交流活动现场 记者陈冲/摄
会奖旅游(MICE),是集会议、奖励旅游、大会与展览于一体的旅游业态,作为高端旅游市场的重要形态,其在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宁波正加速释放巨大潜力。
交流活动现场 记者陈冲/摄
现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带头人、副教授熊国铭以“破局与重构:宁波如何赢得高端会奖旅游的‘决赛圈’”为题展开演讲。讲座伊始,熊国铭抛出两个振聋发聩的“灵魂拷问”:“当一位预算千万的客户问你,为什么选择宁波而不是三亚、成都或上海时,你的答案里,有多少是宁波独有、且能直接为他创造价值的?”以及“我们是否感觉自己越来越‘忙’,但利润却没有同步增长?”
熊国铭提出,高端会奖旅游的“决赛圈”具有三大特征:竞争维度从“资源力”升维至“洞察力”;价值诉求从“服务保障”蜕变为“价值共创”;利润来源从“信息差价”重塑为“认知溢价”。这意味着一场关于“身份”与“价值”的终极较量已然开启。
交流活动现场 记者陈冲/摄
基于翔实的SWOT分析,熊国铭揭示了宁波面临的四大瓶颈:
一是,国际知名度与城市品牌形象模糊。宁波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远逊于北上广,甚至不及邻近的杭苏,城市形象仍停留在“港口工业城市”,缺乏鲜明的高端会奖标签。
二是,专业服务能力与产业结构不匹配。尽管拥有现代化展馆,但缺乏国际顶级的PCO和DMC机构,在活动创意策划、国际营销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导致“接得住”大型活动却难“执行得出彩”。
三是,都市国际化氛围与高端消费场景不足影响体验深度。相比上海的外滩、纽约的百老汇,宁波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商业文化区,夜间经济业态单一,难以满足高端客群多元化需求。
四是,业内协同不足尚未形成合力导致内耗。酒店、场馆、旅行社等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信息壁垒高,资源整合度低,客户无法获得无缝的“一站式”体验。
位于东钱湖的宁波国际会议中心 资料图 宁波文旅供图
面对挑战,熊国铭提出了以价值重构为核心的“宁波三重奏”破局策略。基于对宁波资源的深度挖掘,熊国铭还提出“东方工港·未来制造体验场”、“海丝古港·文明对话殿堂”、“鲜咸之道·风味实验室”、“禅意海湾·身心修复舱”等四个颠覆性产品构想,重新定义高端会奖价值主张,四大产品分别从产业深度、文明厚度、生活温度、身心舒度构建起宁波独特价值体系。它们超越传统的"景点+会议"模式,将宁波核心资源转化为不可复制的深度体验,为寻求独特价值的高端客户提供了选择宁波的绝对理由。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交流推广处处长廖先锋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会奖旅游不仅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尺,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希望宁波会奖旅游行业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精准市场定位、打造特色产品、引入智慧服务、实施全球营销等方面实现突破,共同构建具有宁波特色和竞争力的高端会奖旅游新格局。
此外,在案例分享环节中,宁波市会展博览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市场营销主管张豪、宁波天港酒店集团副总经理金如意分别介绍了宁波本地会奖旅游的成功实践,展现了宁波在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在本月中旬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期间,宁波文旅将推出“约‘会’宁波,宁波会奖酒店金秋季”活动,从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多家酒店将拿出住宿、餐饮、会场与活动相结合的套餐。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