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凤凰山,群山如黛,山水相依,古风与新韵扑面而来。
从3000余年青铜文明的厚重积淀,到1700余年凤丹文化的灵秀滋养,再到红色基因的精神赋能,如今的铜陵凤凰山以文化铸魂,激活山水资源,正在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今年10月31日,铜陵青铜文化节开幕式首次走出主城区,落址这片山水秘境。
2025铜陵青铜文化节在凤凰山景区开幕。高凌君 摄
文化在交融中绽放魅力
凤凰山,青铜文明与凤丹文化在此交相辉映,为文旅融合埋下天然伏笔。
在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的矿壁上,先民“凿山取铜” 的凿痕仍清晰可辨,这个国家级文保单位,见证着铜陵悠久的采矿历史,让这片土地充满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魅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研学动能。2024年金牛洞古采矿遗址接待研学游客超8万人次。
凤丹文化旅游月活动举办。资料图
主产于凤凰山的凤丹,则为这片土地注入灵秀之气。
这里的凤丹以“粉足、皮厚、药用价值高”闻名,与洛阳、菏泽牡丹鼎足而立。每年4月,凤丹花海引无数游人前来观赏。凤丹还可实现“颜值”与“价值”双丰收,已延伸出“花可赏、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全产业链,开发出精油、牡丹籽油胶囊、花蕊茶等30余款产品。2024年,凤丹全产业链产值达 3.5亿元。
红色基因则为凤凰山增添了精神厚度。坐落在凤凰山景区的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史实,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铜陵地区建立、发展、壮大的斗争历程,让“红色”成为游客砥砺初心的生动课堂。
业态在重构中迈向多元
让文化资源变身为可体验、可消费的产品。在凤凰山,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引入VR技术,游客可“穿越”回商周,亲历青铜冶炼全过程。凤丹产业则可以让游客带走“凤凰山的芬芳”。
针对凤丹花期过后人走园空的痛点,凤凰山还以“传统地标+新兴业态”重构消费场景。
凤凰山景区持续完善旅游业态。资料图
围绕打造四季业态,新增相思河雾森步道、凤仪湖森林水上乐园、滴水崖声光电实景沉浸演艺等项目,打造瀑布咖啡、凤栖坪观景平台等网红打卡点,萌宠乐园、露营基地满足亲子与年轻群体需求。
围绕“夜游”,景区的凤栖民宿(原木装潢融入山野)、凤栖音乐餐厅(本地风味+民谣演出)、凤凰山夜间市集等形成夜间消费集群。凤仪湖心跳岛灯光秀与文艺演出联动,带动夜间消费。
如今的凤凰山景区,千年滴水崖下诞生瀑布咖啡,游客可捧杯观瀑听涛;相思树旁不仅流传着凄美的爱情传说,更成为职工鹊桥会、青年联谊会与草坪音乐节的举办地。
凤凰山景区还通过“江南铜谷”旅游风景道,与永泉小镇、金山等景区相联,进一步拓展了吸引力。今年1至10月,凤凰山景区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其中“十一”假期接待游客14.9万人次。2025年暑期“清凉一夏” 活动中,民宿入住率连续15天达100%。
富民在联动中走向长效
文旅发展是富民增收的“金钥匙”。凤凰山景区推行“景区带乡村”模式,着力构建“景区引流、农家增收”生态,实现联农富农。
“丹熏小河鱼”菜品优选当地小河鱼,尝一口唇齿留香;招牌菜“农家小炒肉”选用村民自养土猪,搭配当季蔬菜,成为食客口中“最抚凡人心”的味觉记忆。“景区+民宿”“景区+产业”模式为富民增收提供了新路径。随着景区的聚焦作用越来越明显,景区游客外溢现象也多起来,在凤栖等景区民宿引领下,凤凰山景区周边民宿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姿。
如今,凤凰山村已从曾经的“一季花期”延展为“全年消费”,“一朵花富一方人”正在生动演绎,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万元。
从金牛洞的青铜回响到凤凰山的牡丹花海,从红色遗址的精神洗礼到瀑布咖啡的新潮体验,凤凰山景区走出了一条 “资源变资产、文化变资本、风景变产值”的文旅融合之路。(刘洋 周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