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韵欧风融一境,丝路湾区产业兴。
2025年正值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从1975年正式建交,到如今成为彼此最大贸易伙伴。从技术合作到文明对话,半世纪的携手历程中,中欧关系早已超越双边范畴,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撑。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佛山三龙湾,一场持续六年的文化活动,正以独特的方式,为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合作写下注脚。
第六届佛山中欧文化周开幕式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向导——从16世纪意大利走来的中欧文明交流使者利玛窦,手持卷轴,稳步上台。他手中所持的,不仅仅是一幅卷轴,更是贯穿当晚盛会的一条重要线索。随着大屏上卷轴动态展开,“中欧文化周”字样呈现在众人眼前,随后光芒流转,演变为明代的《坤舆万国全图》。
画卷已开,星河共鉴。《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完整的、带有经纬网的世界地图。而地图所象征的“相遇”,正是中欧文明交流史上无数动人故事的起点。
三龙湾不仅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科创集聚地,更是一个人才欢乐场。历届文化周活动,都被一个个“以心交心”的瞬间填满,通过文化盛宴,让大家聆听文明与文明对话的回响。来自俄罗斯的BELOUSOVA EVGENIIA第一次参与活动表演,被身穿传统服饰的表演者震撼到:“这场活动让佛山更有国际范儿,在这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地方,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有了深层次的对话。”
在丝路奇珍市集间漫步,与盛唐风华的巡游队伍互动,或参与一场寻找文明印记的集章游戏,这场跨文化奇遇集视、听、玩、品于一体。同步启动的“九馆一心”联动人才嘉年华贯穿整个文化周。它将汇聚文化、艺术与科技的活力,为来自八方的人才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全球会客厅”,全方位展现三龙湾科技城“宜居、宜业”的独特魅力。
中欧两种迥异的风味,形成独特的感官共鸣,这场连续举办六年的活动,已超越传统“国际庙会”的范畴。
作为制造业重镇的佛山,为何持续深耕此类文化活动?
若置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与广东省“制造业当家”部署的坐标系中观察,答案实则清晰:这既是三龙湾作为省级重要平台的使命担当,更是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具象实践。
解读文化周的战略价值,需先锚定其定位。广东省早在2012年将三龙湾明确为“对德合作重大平台”,中德工业服务区的国际合作使命被正式写入省级规划;2023年《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出台,12处提及三龙湾,将其定位为佛山“中部强核”支撑与“一区一园一城”科创布局的核心载体。
政策背书下,文化周实现跨越式升级。从企业的单一交流活动,成长为2025年涵盖“产业对接、艺术展演、人才交流、学术研讨” 的综合性平台,吸引近百家企业参与,其中欧洲企业占比过半。数据增长的背后,是“文化搭台、产业唱戏”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
文化周,是战略执行的“软接口”,它用文化共识降低国际合作成本,让国家开放战略在微观场景中落地生根。
人才荟萃,科创有为。若将文化周视为三龙湾国际合作的“软实力载体”,则外商投资布局可作为其承接国家战略的“硬实力佐证”。
作为大湾区“极点城市合作枢纽”,三龙湾承接深圳、港澳科技创新溢出功能,已形成“1家省实验室+80余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矩阵,完美匹配欧洲高端制造企业的研发需求。
省级政策的定制化支持,更起到关键催化作用。中德产业园孵化基地推出“研发+生产+仓储”一体化空间,响应“打造德企华南高地”的部署。康晋智慧能源产业园的“集约发展模式”,精准落实了“亩产论英雄”的产业政策,与德国制造业“精益化”理念不谋而合。
“中国企业发展非常快,这是当今时代的关键,也是我们需要的。发展前沿技术正需要快速可靠的合作伙伴。”来自Cyclo Tech的马库斯·安德烈亚斯·坎皮奇博士透露,当前企业正在与多家中国企业接触,希望能够寻找到一家战略合作伙伴,将其推进系统的控制、推进和集成等领域技术进行集成整合。
“佛山和因戈尔施塔特市是姐妹城市,因此,佛山在因戈尔施塔特是广为人知的。”德国因戈尔施塔特市经济发展促进局局长格奥尔格·罗森菲尔德表示,对深化双方在创新合作、企业投资、市场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充满期待。他透露,计划明年再派一个代表团访问佛山。“我非常肯定,如果我们邀请因戈尔施塔特市的企业参加并向这些公司介绍佛山的经济,一定会有相当多的公司跟随我们来到佛山。”
相较于政策优惠,三龙湾中欧文化周进一步打动欧洲企业,“非迎合式文化融合”特质,恰是国家战略与城市基因的自然耦合。
作为明清“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佛山石湾陶瓷曾远销欧洲,这种千年商贸基因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历史呼应。在广东省“打造岭南水乡魅力名片”的部署下,三龙湾在保留水乡格局的同时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文化周的活动设计,则成为战略落地的鲜活载体。“掌门人剧本游园会”设置“佛山盐商与欧洲商人”双角色,人才嘉年华展示非遗技艺与欧洲手作,中外文化双向交流。
不迎合、自生长。正如佛山文化学者所言:“是国家开放战略与城市文化基因的同频共振,而非刻意打造的国际化符号。”
是金子,在佛山不愁没有发光的地方;
是人才,总能在三龙湾找到一展身手的舞台。
立足于东平水道畔回望,三龙湾的中欧融合逻辑愈发清晰——它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为指引,以广东省“一区一园一城”科创布局、对德合作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佛山千年开放基因与3万亿工业底气为根基,最终通过文化周为载体,实现战略落地与民心相通的双向成就。
一场文化盛宴,一座梦想之城。
三龙湾,充分将战略需求、地方文化特质与产业发展规律深度融合,在全球化浪潮中筑牢合作根基,让开放发展的成果真正可感可及。
来源:三龙湾科技城管委会、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