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满满的儿童空间、安全便捷的无障碍设施、温馨的亲子活动区域……最近,你有没有发现自家门前的不少游园、绿地变得越来越“有趣”“有爱”了?
眼下,成都正以“一老一小”为切入点,不断推进城市公园绿地的适老化、适儿化提升,让“家门口的幸福”再升级。
怎样让家门口的绿色空间“老少皆宜”?
提档升级后的公园绿地有多巴适?
今天
小园带着大家去现场逛一逛!
麓湖水线公园
位于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中部的麓湖水线公园,以水系和滨水景观为特色。通过自然模拟的设计手法,从堰渠、峡谷、叠池、洲屿,逐步演绎形成四个水互动区域。
在建设过程中,当地就十分注重引入儿童视角参与公园公共空间建设,各区域均选取儿童和家长代表参与阶段性验收,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求。
公园内的戏水区适合儿童游玩;艺术区的融合雕塑、光影装置(如“水滴剧场”)和定期举办的艺术展览则适合亲子时光;运动区的滨水步道、户外健身设施和休闲区的多种休闲场景更是吸引了大批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到来,可谓是全龄友好。
公园开放后,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打卡,尤其是低中龄段的儿童。目前该年龄段人流量约500万人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玩法。
童心园儿童乐园
在金牛区营门口街道花照壁社区,“童心园适儿化改造”项目为当地的社区家长和少年儿童们带来了不少惊喜。
活动空间内,不少设备、装置都以“花”为元素表达社区的花照文化特色,将场地功能与人群活力完美融合。配置的滑梯组合与自然教育模块,还能促进儿童与家长的亲子互动。
空间设施采用圆润饱满的设计,减少尖锐角,避免儿童在活动、游戏时磕碰受伤,细微之处无不体现出改造者们的集思广益和良苦用心。
石人公园
说起位于青羊区的石人公园,可谓是承载着不少成都人的时光记忆。
为了更好地满足周围居民的需求,当地通过“按人群定制活动场景”的思路,分别对老人活动空间、青年人活动场所等重新进行了规划,并增设复合式儿童活动空间、家长看护空间。
如今石人公园已成为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社区宣传、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整个公园绿意盎然,四季有景,功能多样,同步满足了老、中、青、幼全龄段的市民活动需求。
静安社区公园
新都区静安社区公园在景观提升更新过程中,则分别打造了儿童创智花园、宠物小花园、幸福社区驿站等功能场景,植入了不少实用的功能设施,实施体育赋能。
平日里,老年人在这里轻歌曼舞。一到假期,公园里的滑梯、运动装置就成了小朋友们最爱的娱乐设施,遛娃的父母则坐在一旁,互相聊天,有的还和孩子们一起体验运动的乐趣......这样的幸福场景里,“一老一小”皆有所乐,“一动一静”各有空间。
这些“家门口”的绿色活动空间
哪一个戳中了你的心巴?
还有哪些连小园都还没发现的宝藏地?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