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版图里,成都的光芒常把其他城市比下去,但有个地方正暗暗蓄力,成为省内最抢眼的存在,它不是川东北达州,也不是川南泸州,而是三江汇合之处的宜宾。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如今正在以飞速的速度刷新人们对它的认识。从香浓的五粮液到蓬勃的动力电池,从厚重的抗战记忆到青春大学城,这也许就是未来四川的模样。
对于宜宾的简介,离不开长江二字。万里长江第一城:金沙江和岷江在此汇合才始称为长江,所以有着地理标记的独特优势。自公元前7世纪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僰人聚集居住在这里,秦朝建立时设立僰道县。西汉时期建造城市后成为犍为郡的所在地,唐朝更因统领西南的大片羁縻州被冠以“西南半壁”的美称,宋代太宗在位期间又因为避其父名讳把名为改为义宾,“宜宾”也就从这一改中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今日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响亮的城市名片:“中国酒都”,“中华竹都”以及最新的称号—“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如今2024年它的GDP已经高达超过 4005 亿元,在川南这块大饼上依然占据着最前面的位置。
区位优势是宜宾最硬的底牌。它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处于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四座大城市几何中心位置,“X”形交汇点,周边三省八市3700万人近在咫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两轴两廊”在这里汇聚,它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长江黄金水道、国家铁路枢纽、内河主要港口等标签加持,让它的战略价值被进一步放大,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宜宾是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宜宾还是联动滇黔桥头堡。
经济发展上,宜宾做到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完美融合。白酒产业是其传统产业,五粮液集团作为深市首家万亿市值上市公司,带动本地千亿级白酒产业集群,并且宜宾没有三江新区智能终端企业聚集地到全球最大锂电池生产基地,宜宾构建起“4+4+4”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达29.3%,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超3成,文旅业也在蓬勃发展起来,蜀南竹海、兴文石海这些景区每年都会迎来许多游客,生态优势正转化为经济增量。
交通网络是宜宾崛起的根基,这里身为全国80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立体交通含铁、公、水、空,成贵高铁把宜宾带入了高铁时代,宜宾西站成了川南的重要枢纽,五粮液机场连结国内27座城市,航线达到35条;宜宾港充当长江干支中转码头,联系内陆到沿海物流路径,市内道路网不断升级,在三江新区等地跨江桥、快速路同老城紧紧相连,这种通达方便百姓生活,也使得宜宾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担当起物流集散的任务。
大学教育是宜宾长久发展的智慧引擎,曾经宜宾高校很少,现在靠“城市围着大学转、产业跟着学校建”,造出36平方公里的大学城科创城,在宜办学高校从2016年时只有2所变成现在的12所,其中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学校的研究生院,在校大学生超7万,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等12个科研机构落地以后,宜宾成了西南唯一一个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市。教育资源聚集起来既输送人才又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良性循环。
旅游景点展示着宜宾的山水人情。蜀南竹海是世界上集中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园,7万多亩竹海覆盖了数百座峰峦;兴文石海则是世界闻名的喀斯特景观奇观地,“天坑”“石林”“溶洞”组成了独特的地质地貌。而李庄古镇曾是抗战时期的文化高地,明清古建筑群、同济大学旧址等,还有三江口游船看长江起点景致,五粮液景区品酿造秘术技艺,僰王山汇集了僰族文化和秀丽风光…众多旅游资源让宜宾成为了一个国家优秀的旅游城市,并且以文旅融合的方式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水平。
宜宾的崛起并非偶然,区位、产业、交通、教育多重优势叠加才成就了它。它有历史厚重感,也有产业年轻态;是长江生态守护者,又是开放枢纽受益人。虽然面临着区域竞争和产业转型压力,但是它的成长路径已经足够明晰,下一个“成都”之说还为时尚早,但这座长江首城确确实实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另一种可能。你看好宜宾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察或者与宜宾的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