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天门山短评,文下评论区好不“热闹”。有些意见虽相左,但欢迎更多声音,只为实事求是。其中一些马鞍山自己人的声音,甚至认为不应该如此“揭短”。
既然说到“揭短”,便又让笔者想起了在2022年,就被评为“中国十大最丑建筑”之一,甚至排在榜首的马鞍山郑蒲港CORPUS人体博物馆。
几年过去了,如今,它建成开馆了吗?
在各大平台详细的检索下,发现一张工程竣工标志牌,上面竣工日期显示,2023年3月10日就已建成。但为何?迟迟没有开馆?
是什么导致它建成之后,反而迟迟没有开馆且悄无声息了?
还看到一些猎奇者的航拍图,博物馆的对面,竟然正在建设居民小区。
难不成,这个人体博物馆是为这个小区居民建的?难道说非要等到小区建好了,人体博物馆才开馆?还是说,目前因种种因素觉得开馆没意义?
那么,它当初为什么要提前建设呢?
千万不能为了一时,吃了一波“黑红”流量,但是结果开馆却遥遥无期。
况且,他的兄弟——位于荷兰的人体博物馆,自2008年运营至今,仍是成功的科普打卡地。我们学到了巨型的、具象的“外壳”,却似乎没能复制其成功开馆并运营的“内核”。
就又让笔者想起了,长江不夜城之于大唐不夜城,采石矶号游轮之于长江之恋游轮…我们似乎很容易模仿一个震撼的“面子”,却常常忽略了支撑其长久活力的“里子”。
若长此以往,当下一个猎奇者慕名而来,再次探临此地,目睹这沉寂的巨人,恐怕也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可惜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