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寒意渐浓,作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补给站”,密云区迎来候鸟迁徙的“先头部队”——豆雁、大天鹅等候鸟陆续飞抵密云水库、清水河等水域,为静谧的水面增添无限生机。
“这几天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豆雁在水库周边栖息,它们通常是最早一批抵达的‘先遣队’。”密云区密境保护中心志愿者王树军介绍说,他每天都会定时来到水库观测点,记录鸟种与数量变化,而接下来灰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也将陆续抵达,其观测高峰预计将持续至12月初。
密云区是北京市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据统计,密云区共记录到野生鸟类41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3种,北京市级保护鸟类99种。
为守护这些“空中旅者”,密云区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与栖息地建设。“我们建立了栖息地、浅滩湿地,种植大量水生植物,还专门打造食源地,确保候鸟‘有得吃、住得好’。”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资源保护中心主任张德怀表示,这些措施不仅优化了本地生态结构,也为这场跨越山海的迁徙之旅提供了保障。
通讯员 戴琪果
摄影/宋会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