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官仓街道的鹅蛋山与玉皇养生谷却热闹依旧。千亩菊花正逢盛花期,金黄、雅白、嫩粉、墨紫各色花朵在微风中舒展,把山野装点得绚烂夺目。四面八方的游客循着菊香而来,在冬日暖阳里,赴一场纯粹的花海之约。
立冬后的官仓山野,因这千亩菊花更显生机。玉皇养生谷的菊田从山脚一直铺到山腰,500多亩观赏花木中,一半都是菊花,远远望去,就像铺开的大片锦绣。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堂川皇菊”,花朵饱满硕大,花瓣一层叠着一层,摸起来厚实有质感,像鎏金打造的绣球。清晨的露水挂在花瓣上,太阳一照,泛着温润的光,凑近了闻,是醇厚又清甜的香气。
和川皇菊的雍容比起来,各色观赏菊另有韵味。粉白相间的“玉人面”带着淡淡的胭脂晕,看着就像少女含羞的脸蛋;纯白的“白牡丹”花瓣像绸缎一样舒展,干干净净的,风一吹就轻轻晃动,像蝴蝶在飞;墨紫色的“墨荷”颜色厚重,在一片亮色里格外惹眼;还有“金丝皇菊”,花盘大得像茶盏,细长的花瓣金灿灿的,顺着中心向外铺开,像阳光下的金丝流苏。
鹅蛋山农场的菊田更显别致,田垄间的小径弯弯曲曲,把花海分成一块一块。这里的菊花品种更多,细碎的“满天星”菊密密麻麻缀在枝头,粉的、白的,像天上洒下来的星星;“悬崖菊”顺着坡地垂下来,长长的枝条上开满花朵,像流动的花瀑;“龙爪菊”的花瓣卷得像小钩子,黄中带点绿,模样俏皮,不少游客都围着它拍照。
这片纯粹的菊海已足够让人沉醉,暖阳下,游客们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菊花的姿态与香气。最热闹的莫过于几处花色艳丽的菊田,几位穿着鲜亮外套的游客正忙着拍照留念,丝巾、帽子轮番换,摆着各式各样的姿势,笑声在花间回荡。
“快帮我站这儿拍一张,把这片金黄的菊花都框进去!” 来自成都的王阿姨拉着同伴调整位置,特意把丝巾搭在肩头,迎着阳光笑得格外灿烂。“我们姐妹几个约着来的,早就刷到官仓菊花开得好的视频,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你看这‘川皇菊’多饱满,颜色多正,拍出来的照片肯定好看,回去发朋友圈绝对点赞多!”
旁边的林阿姨正拿着自拍杆和姐妹们拍合影,镜头里,粉色的 “玉人面”、金黄的 “金丝皇菊” 衬得每个人都气色红润。“以前赏菊都要跑远路,没想到金堂这儿就有这么大片菊田,品种还多。我们拍了快一个小时了,每一种花都想合拍,尤其是这墨紫色的‘墨荷’,少见又好看,特别出片。” 拍完一张,游客们凑在一起翻看照片,讨论着下一个拍照点,语气里满是欢喜。
微风一吹,整片菊田就起了花浪,各色菊花摇曳生姿。空气里满是混合着多种菊香的清甜,深吸一口,沁人心脾,身上的凉意都散了。游客们有的俯身细嗅,有的坐在花田边的石凳上,望着漫山花海发呆,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这漫山的菊花,不只是冬日里的美景,更是带动乡村发展的“致富花”。官仓街道靠着鹅蛋山与玉皇养生谷的生态资源,以“金堂川皇菊”地理标志为抓手,把菊花种植和旅游结合起来,让一朵小花成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随着赏菊的人越来越多,当地的交通、餐饮也越来越方便。周边村民开起了农家乐,还卖起了菊花茶、菊花糕这些特色产品,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据景区工作人员说,这次赏菊季会持续到12月中下旬,每天8点到18点开放,游客自驾导航“鹅蛋山农场”或“玉皇养生谷”就能到,趁着冬日暖阳,正好来看看这菊海盛景。
立冬过后,官仓的菊香依旧浓郁。金堂县官仓街道凭着这份纯粹的生态美景,让绿水青山在冬天也能发挥价值,既给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闲赏景的好地方,也为乡村振兴添了动力,在冬韵与花香里,书写着生态与发展共赢的答卷。
记者/ 蒋文涛
来源:金堂发布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