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山水,万千评说。即日起,《临沂“游”话说》文旅网评专栏与大家见面。吃住行游购娱,临沂“游”话说,等你来发声!每一次点赞都是动力,每一条建议都是宝藏。蒙山沂水间,盼您挥洒见解;指点琅琊时,共绘文旅新图。我们期待您的一“评”一“见”。
今天看到临沂天蒙景区一个举措,让人倍感暖心。整个11月,全国农民朋友只要身份证地址上有乡、镇、村、屯、庄等字样,就能免费游览天蒙山。这是省内知名景区首次推出此类活动。
这次必须得点个大大的赞。因为它有温度,接地气。景区在官方推文里说得很明白,今年秋天北方雨水多,农民兄弟抢收粮食非常辛苦,这是为了“致敬耕耘”,道一声“您辛苦了”。这种朴素的情感表达,最打动人心。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天蒙景区用一张实实在在的免费门票,把对农民的尊重落到了实处。这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行动。农民朋友用辛勤的汗水守护了我们的“粮袋子”,景区用秀美的山川回馈他们的付出,这种“投桃报李”,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以往景区免票,多是面向教师、医生、军人、劳模这些群体,如今把聚光灯打向了农民。这背后,绝不仅仅是多了一个优惠群体那么简单。
为什么尊重教师?因为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什么敬重医生?因为他们守护生命健康。为什么优待军人?因为他们保家卫国。这些群体的贡献是显性的,是文明体系中容易被看见和赞颂的。
但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更基础的逻辑:这一切繁荣与安宁都建立在粮食丰足之上。农民,正是这个庞大金字塔最坚实、最广阔的底座。古语云,“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地缘政治冲突、极端天气频发,粮食安全的分量比任何时候都重。
将农民和教师、医生置于同等受尊重的地位,不是拔高农民,而是让我们的社会价值排序回归常识、回归根本。因为,尊重农民,就是尊重我们自己的生命线。
这件事的另一层意义在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民似乎总是被置于“生产者”的角色,而很少被视为文旅“消费者”。天蒙景区的做法,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市场下沉和客群拓展,它提醒整个旅游行业乃至更多的服务行业:广袤的农村,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蓝海市场。当生活越来越好,农民朋友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天蒙景区迈出的这一步,就是在主动拥抱这种变化。
从“教师免票”到“农民免票”,看似一小步,实则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步。它标志着我们正在从对精英群体的行业尊重,走向对所有劳动者的普惠式关怀。当尊重农民不再停留在文件里和口号上,而是化为一张门票、一次问候、一种社会氛围时,我们的“三农”工作才算真正做到了心里,乡村振兴才拥有了更坚实的情感基础和更磅礴的人心力量!
文:王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