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今年的行程中没有光雾山,是团里有人提出,能否在川西的行程结束增加一个景点,去光雾山看看。算了一下时间刚好,于是就去了光雾山一趟。虽然这次很匆忙,只有两个半天,但这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流云
光雾山到底有多美,先给大家一个空中视角。这是大小兰沟的画面。
从空中俯瞰,大小兰沟不再是一条沟谷,而是一片奔腾流淌的色彩之河。连绵的山脊如同巨龙的背脊,覆盖着由金黄、赤红、赭石、橙橘交织成的厚重绒毯。

这里的色彩并非静止,它们沿着山势的起伏奔腾、回旋、碰撞,形成一股股汹涌的色浪。它定义了何为“秋色如海”。


而在这片恢弘的色彩之下,水,是贯穿始终的灵动笔触。 它并非主角,却是最不可或缺的配角。


遗憾的是,我们达到的时间比较晚,在下午5点左右才到达沟里,加上今天的天气不佳。下午阴暗的光线让这里的景色大打折扣。如果是晴天,这里是非常惊艳的。


大小兰沟的水清澈幽蓝,与彩林的色彩搭配堪称完美。只是今天没有了光,水少了透明质感,树叶也失去了色彩。尽管如此,这里的景色依然让人迷人。
如果说大小兰沟的水是活泼的序曲,那么十八月潭,便是整整十八个乐章的完整诗篇。它的美,在于水升华为了镜、纱、绸与梦。

从空中俯瞰,十八个清潭,宛如一串被遗落山涧的形态各异的翡翠,被一条银亮的溪流优雅地串联起来。每个潭都有自己的性情——有的深幽如墨绿的瞳孔,仿佛能洞穿秋的灵魂;有的浅澈如淡绿的琉璃,水下沉木与白石构成抽象的画作。


这里的水,是“静”的极致。它收敛了所有的湍急,化身为一面完美无瑕的镜子。


水平如镜,将头顶上那片浩瀚的彩林倒映下来。于是,你看到了两个世界:一个向上生长,绚烂夺目;一个向下沉淀,幽深静谧。真实与虚幻的边界被水流温柔地抹去。

当一片红叶悠然飘落,它在空中划过的轨迹,与它在水中的倒影轨迹完美衔接,最终点破水面那刻,漾开的涟漪也是双倍的,仿佛同时惊扰了天堂与人间。

然而,水在这里并非一味地静默。它也在动中展现万千姿态。在“婚纱瀑布”,水流不再是溪流,而是从长满绿苔的岩壁上均匀漫下,形成一道薄如蝉翼、柔美如丝绸的水幕。


摄影人架起三脚架,用慢门将这一刻凝固——流水曝成了永不消散的袅袅白烟,缭绕在坚硬的岩石与热烈的红叶枫,刚与柔,动与静,在此刻达成了永恒的和解。




对于我们这些摄影人而言,光雾山的秋,是一场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盛宴,更是一场与水的深度对话。我们追寻的,不仅是彩林的炽热,更是水的千般形态——它的清澈、它的倒影、它的奔腾与它的宁静。在这里,水是画布,是音符,是诗行。我们用它来衬托秋的绚烂,也用它来平息内心的喧哗。
那大小兰沟里私语的清溪,那十八月潭中哲学的明镜,都已不仅仅是一处风景。它们是自然馈赠给眼睛与心灵最深沉的情书,而我们,不过是这封水色情书最痴迷的、从苍穹到方寸之间的追寻者与诵读人。
PS:今年光雾山的秋色来得有些晚,现在正是它最美的时候,在附近的朋友可以去感受一下这里别样的秋色。预计结束时间在11月20日左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